首页 > 文史

曹魏大臣韩暨简介:推广水排使用,提高生产效率

三国(220-280年)是中国历史上汉朝以后晋朝以前的历史时期。在此期间,曹魏、蜀汉、东吴三大政权相继出现。那么下面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韩暨。我们来看看!

韩暨(jì)(159-238年4月10日),字公至。南阳县堵阳县(今河南方城东)人,东汉末至三国时期曹魏大臣,西汉韩王韩信后代。

韩暨早年被列为孝廉,多次辞去公府的命令。后来被荆州牧刘彪任命为宜城长。宰相曹操平定荆州后,转为宰相曹属、乐陵太守、监冶祭司等职。在监冶祭司任期内,推广使用水排,提高生产效率,因功拜司金都尉。后封宜城亭侯,晋升太常,进封南乡亭侯。晚年,我拜太中医生,因为我年纪大了。

景初二年(238年),晋升为司徒。不久之后,他去世了,80岁了,他的头衔是“恭”。

[img]134956[/img]

人物生平

为父报仇

韩暨是西汉诸侯王韩王韩信的后代。祖父韩术,曾任河东太守;父亲韩纯,曾任南郡太守。

韩暨的同县豪族陈茂曾诬陷韩暨的父亲和兄弟,几乎将他们判处死刑。表面上看,韩暨没有回应,但他秘密存钱寻找死者。最后,他杀死了陈茂,并用他的头墓祭祀他的父亲。韩暨也以此而闻名。

四处辗转

韩暨后来被推荐为孝廉,被司空征召。他没有接受任何命令。于是他改名换姓,隐居在鲁阳山。当时,他遇到山民结党作贼,想到处抢劫。于是韩暨买了牛和酒来招待他们的领导,并告诉他们安全的利益。最后,山民解散了,没有作为小偷作乱。

后来,为了逃避袁术的召唤,他搬到了山都县的山上。荆州牧刘表再次以仪式召唤,韩暨逃到柔陵边境居住,受到当地人的尊敬。然而,刘表非常恨他。韩暨害怕,不得不应命,担任宜城县长。

制备器具

建安13年(208年),曹操平定荆州,征召韩暨担任总理曹属。后来被选为乐陵太守,调任监冶者。韩暨在职七年,使国家使用了足够的武器和设备。他受到朝廷的赞扬,被授予司金都尉,仅次于九卿。

[img]134957[/img]

迁庙洛阳

黄初元年(220年),曹丕受禅称帝,建立魏国,封韩暨为宜城亭侯。

黄初七年(226年),迁任太常,进封为南乡亭侯,食邑二百户。

当时曹丕刚搬到洛阳,法律、礼仪、习俗等制度还不完善,寺庙都留在叶城。韩暨作为一个常见的人,建议欢迎叶城的祖先到洛阳,建立洛阳寺,四季定期祭祀,尊重正式礼仪,放弃其他祭祀。所有的意见都被采纳了。

起家就列

青龙二年(234年),韩暨在职八年后因病辞职,拜太中医生。

景初二(238年)二月,曹睿下令任命韩暨为司徒。同年4月,庚子韩暨去世,享年80岁。遗令简单埋葬,埋在土穴上。曹睿得到韩暨的遗表后,哀叹悲伤。他下了诏书,特意给了他一个葬礼,一个葬礼,一个死后的头衔。


曹魏大臣韩暨简介:推广水排使用,提高生产效率曹魏大臣韩暨简介:推广水排使用,提高生产效率

,,,,,,,

  • 曹魏三国史上的智囊团:盘点曹操102名谋士
  • 智囊包括:骨干顾问、重要顾问和各级人员,直到曹操去世。共有102人 九名骨干谋士:荀子、荀攸、贾诩、郭嘉、程昱、戏志才、...

  • 曹植,曹魏史上的第一才子,有什么可恨可恨的?
  • 曹植,世人所知,大多来自他的一首小诗《七步诗》,煮豆燃豆荚,豆在釜中哭泣。本来是同根生的,相煎为什么太急?大多数人同...

  • 解密:魏武帝曹操[乱世奸雄]的帽子是怎么来的?
  • 多年来,在《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中,曹操始终以乱世奸雄的形象出现在字里行间;在戏剧舞台上,曹操的脸上总是涂着代表奸夫...

  • 解密:为什么魏明帝曹睿坚持杀死皇后和侍从?
  • 《三国志》和《资治通鉴》都记载了这样一件有趣的事情。景初元年(即公元237年),魏明帝曹睿摆驾北园,临行前特意告诉左右千万...

  • 曹魏名将张既:一个鲜为人知却威震边境的国家良臣
  • 16岁时,他成了一名小官员。后来,他举孝廉,但他没有去。曹操当司空的时候,再次征召他,但他没有去。不久,举茂才上任做了...

  • 谁是三国被羞辱致死的曹魏将军?为什么他被羞辱?
  • 将军战死战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成全名节,“马革裹尸还”更是一种英勇与英雄。自然,能够建功立业,受赏封侯,从而终身享受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