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220-280年)是中国历史上汉朝以后晋朝以前的历史时期。在此期间,曹魏、蜀汉、东吴三大政权相继出现。那么下面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辛毗。我们来看看!
辛毗(未知生卒年),字佐治,颍川阳翟人。三国时期,曹魏大臣。原居陇西(郡治今甘肃临涛县),东汉光武帝建武年间,祖先东迁。一开始,辛毗跟着他的兄弟袁绍。曹操当司空时,征召辛毗,他不受命。官渡战后,辛毗事袁绍的儿子袁谭。
公元204年,曹操攻下邺城,上表推荐辛毗任议郎,后来成为宰相长史。
公元220年,曹丕为皇帝,以辛毗为侍中,赐爵关内侯,后赐广平亭侯。魏明帝即位,封辛毗颍乡侯,食邑300户,后为卫尉。
公元234年,诸葛亮在渭南驻军,司马懿立即表示魏明帝。魏明帝任辛毗是将军,加持节号。诸葛亮死后,辛毗回来,仍然是卫尉。不久,他死了,死了。
[img]134756[/img]
人物生平
侍奉袁氏
初平时期,袁绍起兵反董卓,辛毗(pí)与哥哥辛评,一起投靠袁绍。
袁绍从初平第一年到建安四年,虽然先后驱逐韩福,消灭了公孙赞,占领了黄河以北的大部分地区,成为北方最大的分裂势力,但由于内部相互滚动,在建安五年(200年)官渡战役中被曹操打败,从那时起就没有恢复过来。建安七年(202年),袁绍死后,他的两个儿子袁谭、袁尚为争夺继承权而大打出手。辛毗跟随哥哥辛评,支持袁绍的长子袁谭。
归入曹营
建安八年(203年),袁谭被袁尚打败,被困在平原(今山东平原县南部)。当他绝望时,他采纳了顾问的建议,派辛毗为使者,请求曹操向世仇投降。曹操听说翟名士辛毗的名字很久了,就趁机把辛毗留在自己的账下。
辛毗归曹后,他首先向曹操分析了袁兄弟反目成仇的原因,并建议曹操趁机出兵河北。虽然曹操没有接受他的建议,但他对他精辟的分析感到信服。
建安八年(203年),曹操带兵攻打河北,军队逼迫冀州首府叶城。袁尚听到消息从平原撤兵,回师救援。
建安九年(204年),曹军在河北老巢叶城攻打袁氏。进攻叶城时,辛毗带兵冲锋陷阵,审配在城东南角楼上。看到曹军的进攻,他怨恨辛评,郭图打败了冀州,于是命令叶城的监狱杀死了辛评的家人。
侄子审荣,与辛毗友谊深厚,对叔叔的行为非常不满,于是飞箭传书,与辛毗沟通。接到信后,新毗向曹操报告,曹操非常高兴,内外夹击,曹军迅速攻下叶城,生擒审配。辛毗拿着马鞭鞭打审配的头,骂道:“奴才,你今天死了!审配回头说:“狗一代,就是你害得冀州破了,我恨不得杀你!而且,你今天很少亲手杀了我吗?随后,审判宁死不降被曹操处死。
建安十年(205年),曹操消灭了袁谭,袁尚、袁熙带领残部逃往乌桓,河北纳入了曹操的势力范围。他重视辛毗的才华,上表朝廷,拜辛毗为议郎,兼任侍中。
曹操自进爵为魏王,建安二十一年(216年)。辛毗以汉议郎、侍中身份担任魏王侍中。曹操当时犹豫了谁是魏王太子。曹丕年长得立,曹植以才高得宠,文武大臣各有所向。辛毗坚持以国立长的礼法,坚决支持曹丕的登记。第二年,曹丕被立为魏王太子后,得意忘形,搂着辛毗的脖子说:“你知道辛先生吗?我好高兴!“辛毗忍不住对曹丕的举动感到震惊。
建安二十五年(二十二十年),曹操去世,王子曹丕继位为魏王。魏王侍中、汉丞相长史辛毗联系大臣给曹丕写信,劝他代汉称帝。曹丕早就有了这个意图,很快就威胁汉献帝退位。曹丕建立曹魏,辛毗被授予关内侯,任侍中之职。
[img]134757[/img]
引裾力争
黄初元年(220年),魏文帝曹丕想从冀州迁徙士家10万户到洛阳。当时干旱多年,蝗灾肆虐,中原发生严重饥荒。大臣们都认为,饥荒之年不应该这样做。魏文帝任性,一心孤行。担任侍中的辛毗坚决反对,再次劝诫魏文帝恢复成命。魏文帝非常生气地对辛毗说:“我不想和你谈这件事。辛毗平静地说:“陛下既然不认为臣不肖,就让臣随侍左右。密室之议,朝堂之论,为臣都要切问应对,拾遗补阙,陛下怎么能与臣下商量呢?更何况臣说的不是个人私事,而是关于国家安全,臣不得不说!魏文帝无言以对,站起来要回后宫,辛毗拉着他的裙子,魏文帝用力拿回衣服,痛苦地回到了宫殿。过了一会儿,他的愤怒稍微消失了,又出来问辛毗:“佐治,你为什么要和我苦苦作对?辛毗真诚地说:“在这个饥荒的岁月里,他们被迫迁移到河南,没有食物来帮助他们,这会让他们感到怨恨,失去人民的心,所以我不得不努力恢复陛下的生命!“最后,魏文帝下令迁移5万户,这不能说是辛毗努力的结果。尽管如此,仍然是巨大的人民迁徙,给人民迁徙带来了巨大的困难。隋朝的杨契丹画了《辛毗引车图》。唐代作家李翰在收集各种古今典故并编纂《蒙求》时,特意收录了《辛毗引车》的典故。
魏文帝喜欢打猎。有一次随从,魏文帝说:“打猎真的很开心!”辛毗说:“你对陛下很开心,你对大臣也很痛苦。”之后,魏文帝很少打猎。
随军伐吴
黄三年(222年),魏文帝命令将军曹真出兵攻打吴,以辛毗为军师,攻打东吴重要军事镇江陵。江陵长期无法进攻。后来,由于长江涨水,魏军撤军北归。这时,辛毗被封为广平亭侯,仍在服务中。
黄初五年(224年),魏文帝准备亲征御驾,出师攻吴,辛毗极力劝阻。他指出,天下初定,将大举兴兵,必然会破坏刚刚恢复发展的社会经济。曹操曾多次南征,都因江海湖泊阻挡而失效。如今军力并不比当年强,不如让老百姓休养生息,待民富国强之日,自可一举灭吴。但魏文帝拒绝了他的建议。结果兴兵十万,经过几年的战斗,还是望江兴叹,无功而返。
持节阻战
黄初七年(226年),魏文帝去世,魏明帝继位。辛毗被命名为颍乡侯。当时中书监刘放,中书让孙资深得到魏明帝的青睐。他们专攻朝政,朝中大臣纷纷投靠。辛毗拒绝趋炎附势,凡事公正,从不假以词色。他的儿子辛敞怕父亲被诽谤陷害,劝他和刘芳、孙资搞好关系,被他严厉斥责。
魏明帝青龙二年(234年),蜀汉诸葛亮六出祁山,大举伐魏,魏明帝命令将军司马懿率军抵抗。两军对峙,司马懿以逸待劳,诸葛亮多次挑战他都置之不理。后来诸葛亮派人给司马懿送去女人穿的衣服,刺激他出营作战。魏军众将都以此为耻,要求出战。司马懿上书魏明帝,要求出战,被明帝拒绝。魏明帝怕众将不听调度,就派辛毗为使者,持节赶赴魏军大营,遏制诸将行动。由于辛毗素刚正,执法严明,将领们不敢轻言战事。辛毗严厉拒绝了司马懿多次要求出兵的要求。五丈原两军对峙三个多月,诸葛亮欲进不能,欲退不舍,后劳成病,病逝军。魏军班师回朝后,辛毗担任卫尉的职务,不久就去世了,明帝给了他一个死后的头衔。
多年后,辛毗享受魏文帝庙。
曹魏大臣辛毗在三国时期简介:曹丕为侍中,赐爵关内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