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三国时期曹魏名将牵招简介:曾与刘备交割颈

三国(220-280年)是中国历史上汉朝以后晋朝以前的历史时期。在此期间,曹魏、蜀汉、东吴三大政权相继出现。那么下面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招数。我们来看看!

牵招(-231年),字经,安平县观津县(今河北省武夷县)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

牵招早年师从乐隐,与刘备成为尽颈之交。投靠冀州牧袁绍,从事冀州工作,领导乌丸突骑。袁绍死后,跟随冀州刺史袁尚,被并州牧高干加害,投奔丞相曹操,授军谋士。作为护乌丸校尉的平乌丸。从平汉中出身的举茂才,授中护军。拜平虏校尉,平定东莱郡叛乱。魏文帝曹丕时期,授护鲜卑校尉,驻扎昌平,迁右中郎将,雁门太守,遏制鲜卑比发展壮大。

魏明帝即位,赐爵关内侯,营救乌丸校尉田豫。太和五年后去世。

人物生平

护尸还乡

十几岁时是同县乐隐的学生,少年时与刘备英雄同契,成为割颈之交。 中平时期,乐隐为车骑将军何苗历史悠久,牵招依然跟随,直至学成。

中平六年(189年),十分侍之乱,何苗、乐隐被杀,牵招与乐隐门生史路等人,冒着危险收敛乐隐尸体,载他归乡。道遇山贼,史路等都四散逃走,牵招垂泪恳求,山贼觉得他是个有义的人,让他离开,因此牵招声名鹊起。

[img]134728[/img]

投奔曹操

冀州牧民袁绍辟从事乌丸突骑。袁绍近臣犯法后,先斩后奏。袁绍非常欣赏他的果断,没有调查此事。袁绍死后,他追随袁绍的儿子袁尚。

建安九年(204年),曹操率军包围叶城,袁尚派到上党监督军粮。没等牵招回来,袁尚便败逃到中山。当时,袁绍的侄子高级干部是并州刺史。他认为,并州左边有恒山作为天险,右边有大河可以坚守,有5万名士兵。北边有一个强大的胡人,建议高级干部欢迎袁尚,共同应对时变。高干不但不用其计,反欲加害。牵招闻讯,偷偷潜去,牵招因道路被阻,无法回到袁尚处,转而投奔曹操,被驳为从事。

建安九年(204年),曹操征募袁谭,柳城乌丸计划派兵帮忙。曹操派兵与他谈判,因为他曾经领导过乌丸兵。当时,悬崖王正在集结军队,准备带领5000名骑兵帮助袁谭。与此同时,辽东太守公孙康自称是平州牧民,并派韩忠带着印刷丝绸到悬崖王营授予官爵。悬崖王召集人马会议,韩忠也在场。

悬崖王问招数:“袁公过去说他被天子命令,我被任命为单身;现在曹操也说,我被天子命令为单身。与此同时,辽东太守也拿着印章。这样,谁应该是真的?”招数回答说:“过去,袁公可以崇拜天子的命令,但后来发生了变化,天子命令曹公取代了它。他说朝廷,崇拜你是真实的,是真实的,辽东是下属,没有权称崇拜?”

韩忠发难说:“我们辽东在大海东边,拥有百万大军,还有扶余,为我所用,今天的形势,强者为王,曹操算了什么!“曹公允恭明哲,支持天子,讨伐叛军,安抚全国,让四海安宁。”而你们的君臣只靠边远天险,违抗王命,还想擅权封拜,给国家丢脸,竟敢抵制曹公!“说着,他把韩忠压在地上,拔刀切断。悬崖王吓坏了。他迅速赤脚拦住招数,劝他生气。他周围的人都吓得不知所措。他们把招数带回座位上,告诉悬崖王利弊、得失和成败。所有在场的人都离开座位,跪下来听。最后,悬王解雇了韩忠,停止了出兵。

建安十年(205年)正月,曹操在南皮攻灭袁谭,任牵招为军谋,随从征服乌丸。到柳城,任护乌丸校尉。

建安12年(207年),辽东送袁尚一级,挂在马市。看到这一幕,我很难过,在一级下设了祭坛。曹操被他的忠诚所感动,并推荐他为茂才。

安抚境内

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从平汉中留招为中护军。事后,还叶、拜平虏校尉、将军督青、徐州县军士,击东莱贼,斩渠帅,东土平静。

黄初元年(220年),曹丕践佐,拜牵招持节保鲜卑校尉,驻扎昌平。当时,边境居民大多分散在山谷,数千人逃入鲜卑部落。招数发布通知,说服人们回家。建义中郎将公孙集等下属归属,让他们回到县里。他还安慰了鲜卑素利、弥加等10多万人,让他们在边塞安顿下来。

[img]134729[/img]

坐镇北疆

黄初六年(225年),曹丕打算攻打孙吴,召回招募。当招募到来时,军队和马已经撤退了。拜右中郎将,出为雁门太守。县居边疆,虽然有哨兵巡逻,但小偷却不停地扔。招募交给当地人民作战阵法,上表恢复了500多个乌丸租调,让鞍马在远处侦查。从那以后,胡人每次犯罪都被击退,逐渐消失。招募和游牧民族的部落让他们互相怀疑。

鲜卑首领的步度根、泄归泥等与柯比有矛盾,于是他们带着3万多户人到县里,请求归属。牵招下令还击柯比能,杀死了柯比能的弟弟朱罗侯。可比可以与乌丸归义侯王同、王寄等结下怨恨。因此,牵招又亲自率领归泥等攻击柯比能,在云中故郡击败柯比能。牵招还与河西鲜卑等10多万家联系起来,整治兴北故城上馆城,在这里驻扎兵马,威震内外,远近胡人,心悦诚服。叛变逃亡的人,家属都不敢窝藏,把他们送出去。所以远近安宁,小偷再也没有出没过。

招聘和选择有才华的人,送他们去太学习,然后让他们回到家乡,教别人。几年来,学院一直在蓬勃发展。县位于广武,井水咸苦。当地人把车捡起来,从远处的河边挑水,往返七英里。根据山脉,挖掘河流和运河,引水进入城市,人们受益匪浅,不再长途跋涉。

黄初七年(226年),魏明帝曹睿即位。赐爵关内侯。

太和二年(228年),护乌丸校尉田豫出塞,被柯比围在马邑城,向牵招求助。招募全兵待发,但并州官员根据通例禁止招募出兵。牵招认为持节大将被包围,情况危急,不能再拘泥于所谓的官员,见死不救。于是上表朝廷,立即出发。再次发布羽毛,纵论形势,称西上直取轲比能老巢,然后向东进军,与田豫合歼余贼。羽毛发布后,田豫州军队跃跃欲试。又向鲜卑军要塞发出号召,鲜卑军感到恐惧,纷纷离开,大军攻入平城,鲜卑军崩溃逃跑。柯比可又聚集骑兵来到平州塞北。牵招秘密行军突袭,牵招潜行征讨,大败其军。

招聘认为诸葛亮犯了几个中原,柯比可以狡猾,所以我们应该小心双方的联合。当人们认为两者相距甚远时,他们不必担心。后来,诸葛亮走出祁山,果然可以与柯比串通,兵屯石城,遥相呼应。魏明帝及时采取行动。诸葛亮撤退了,柯比也漠不关心南方。

牵招与并州刺史毕轨商议:“胡人迁移不定,如果派兵追赶,恐怕很难赶上。若偷袭,山险路远,军需供不上,也难以成功。能让兵力守在新兴、雁门两个关口,然后出兵屯守星北,对外能起到镇抚作用,对内能派兵种田储蓄粮食。秋冬季节,粮足马肥,聚集各路人马,乘机攻讨,一定能取胜。不幸的是,该计划在实施之前就去世了,他的儿子牵嘉继承了他的头衔。


三国时期曹魏名将牵招简介:曾与刘备交割颈三国时期曹魏名将牵招简介:曾与刘备交割颈

,,,,,,,

  • 曹魏三国史上的智囊团:盘点曹操102名谋士
  • 智囊包括:骨干顾问、重要顾问和各级人员,直到曹操去世。共有102人 九名骨干谋士:荀子、荀攸、贾诩、郭嘉、程昱、戏志才、...

  • 曹植,曹魏史上的第一才子,有什么可恨可恨的?
  • 曹植,世人所知,大多来自他的一首小诗《七步诗》,煮豆燃豆荚,豆在釜中哭泣。本来是同根生的,相煎为什么太急?大多数人同...

  • 解密:魏武帝曹操[乱世奸雄]的帽子是怎么来的?
  • 多年来,在《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中,曹操始终以乱世奸雄的形象出现在字里行间;在戏剧舞台上,曹操的脸上总是涂着代表奸夫...

  • 解密:为什么魏明帝曹睿坚持杀死皇后和侍从?
  • 《三国志》和《资治通鉴》都记载了这样一件有趣的事情。景初元年(即公元237年),魏明帝曹睿摆驾北园,临行前特意告诉左右千万...

  • 曹魏名将张既:一个鲜为人知却威震边境的国家良臣
  • 16岁时,他成了一名小官员。后来,他举孝廉,但他没有去。曹操当司空的时候,再次征召他,但他没有去。不久,举茂才上任做了...

  • 谁是三国被羞辱致死的曹魏将军?为什么他被羞辱?
  • 将军战死战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成全名节,“马革裹尸还”更是一种英勇与英雄。自然,能够建功立业,受赏封侯,从而终身享受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