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曹魏大臣刘放在三国时期的简介:主张曹爽和司马懿委托大政

三国(220-280年)是中国历史上汉朝以后晋朝以前的历史时期。在此期间,曹魏、蜀汉、东吴三大政权相继出现。那么下面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刘放。我们来看看!

刘放(-250年),字弃,涿县(今河北涿县)人。三国时期曹魏大臣。

东汉末年,刘放举孝廉入仕。之后投奔曹操,历任军事、主簿记室。魏国初建,命为秘书郎,旋改中书监加给事中,赐爵关内侯,职掌中枢机密。明帝即位,越宠任,加散骑常侍,进入爵西乡侯。朝廷诏令密命,多由其所为,参决大政,权倾一时。又晋爵方城侯。明帝临终时,皇储年轻而虚弱。刘放力主张曹爽和司马懿委托大政。以齐王即位,再加奖拔,增邑至1100户,并加左光禄大夫。致仕七年(246),嘉平二年(250)卒。谥敬侯。

[img]134192[/img]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刘放是西乡侯刘荣的后代,汉广阳王刘健(燕拉王刘丹之子)的儿子
,曾在县里担任纲纪官员,被视为孝廉。汉末大乱时,渔阳王松割据本土,刘放前去依附他。

公元204年(建安九年),曹操平定冀州。刘放劝说王松说:“过去,董卓倒行逆施,英雄同时起事,自力更生,擅自发号施令。只有曹公才能挽救危机局面,支持辅助天子,尊重朝廷的言辞,讨伐罪恶。说袁绍、袁术这么厉害,淮南的冰融化了,官渡战败了;曹公乘胜前进,势如席卷,必将扫清河北。权力和惩罚已经结合起来,事情的大趋势就显现出来了。快到的人总会得福,落后臣服的人会先灭亡,这是等不到一整天跑来跑去的时候。过去,青布放弃了为王的尊贵地位,执剑归依汉朝,确实懂得了兴衰的法则,明确了归依叛离的命运。将军你要投身曹公,把自己的命运交给他,用优厚的礼物和他交朋友。王松按照他的意见去做。正好经常在南皮县讨伐袁谭,写信召唤王松,王松献出雍奴、泉州、安次三城,归属于太祖。刘放给王松写了一封回复曹操的信,文字很华丽。曹操既欣赏又知道他劝说王松的讨论,于是召集刘放为官。

公元205年(安十年),刘放和王松一起来到曹操处。曹操很高兴把这件事比作“班彪依附窦融,劝河西归汉”,任命刘放参军,历任司空、合阳、赞县三个县。

始掌机要

公元213年(建安18年),曹操称魏公,魏国政权初建,刘放和孙资兼任秘书郎。

公元220年(黄初元年),曹丕继位,刘放、孙资转任秘书左右成。几个月后,刘放转任秘书令。后来魏国把秘书改为中书,刘放任中书监,加给事中,赐爵关内侯,并命令孙资一起掌握秘密。

公元222年(黄初三年),刘放入爵魏寿亭侯。

权势益重

公元226年(黄初七年),魏明帝和曹操继承王位,刘放和孙资更受青睐。他们经常和加拿大一起骑马。刘放入爵西乡侯,孙资乐阳亭侯。刘放擅长写信和抱怨。曹操、曹丕和曹丕的许多诏书都是刘放写的。

公元233年(青龙元年),孙权与诸葛亮共同进攻魏国。魏国边境侦察兵缴获了孙权的信,刘放改写了信中的文字。他经常可以改变这篇文章,但他仍然与上下文联系在一起。他把这封信改写给魏征东将军,表明他想顺从魏国,并把它封给诸葛亮。诸葛亮把信抄给吴将步谷等人。孙权看到后,怕诸葛亮怀疑他的合作诚意,费力解释。今年,刘放、孙资二人俱加侍中、光禄大夫。

公元238年(景初二年),司马懿平定辽东,刘放、孙资两人以参谋之功,各进爵,封本县。刘放方城侯,孙资中都侯。同年,魏明帝曹睿病危,打算招燕王曹宇为将军,与领军将军夏侯献、武卫将军曹爽、屯骑校尉曹肇、骁骑将军秦朗共同辅政。曹宇性格谦虚,拒绝任命。为此,曹睿召见刘放、孙资,到卧室里,曹睿问:“燕王的生活就是这样吗?刘放和孙资回答说:“燕王真的知道自己不能承担这么大的责任。曹睿说:“曹爽能代替曹宇吗?刘放、孙资立即表示赞同,并尽力陈述司马懿应迅速召回,以维护皇室。曹睿接受了他们的意见,立即给刘放了一张黄色的专用纸,让他写诏书。刘放、孙资出去后,曹睿的想法又变了,下诏制止司马懿不让他来。过了一会儿,刘放和孙资又召见了他们,说:“我要召回太尉,曹肇等人让我阻止他,这几乎毁了我的大事!“命令他们再次书写诏书,曹睿独自呼吁曹爽、刘放、孙资一起接受诏书,最终罢免了曹宇、夏侯献、曹肇、秦朗等人的官职。这时,司马懿也来了,走近曹睿卧床接受法令。(魏晋世语:刘芳、孙资久掌中央事务,夏侯贤、曹肇等人不满。刘孙担心这些人辅政后会失权,故意劝曹睿改为曹爽、司马懿辅政。)@ 曹睿独召曹爽、刘放、孙资、司马懿,免去曹宇、夏侯献、曹肇、秦朗的官职。

[img]134193[/img]

晚年岁月

公元239年(景初三年),曹睿去世,曹芳继位,刘放、孙资各增邑300户。刘放之前有1100户,封爱子一人亭侯,二子骑都尉,余子都郎中。

公元240年(正年),朝廷加刘放左光禄大夫,金印紫丝,仪同三司。

公元245年(正头五年),刘放任将军,仍领中书监。

公元246年(正初六年),朝廷将刘放的儿子封为亭子。刘放和孙资都是老让位,每个月还是以列侯的身份上朝。(《孙资别传》记载:曹爽专制,多变老制,孙资不愿意担任重要职务,无权让位。)

公元250年(嘉平二年),刘放去世,致敬侯,儿子刘正继嗣。


曹魏大臣刘放在三国时期的简介:主张曹爽和司马懿委托大政曹魏大臣刘放在三国时期的简介:主张曹爽和司马懿委托大政

,,,,,,,

  • 曹魏三国史上的智囊团:盘点曹操102名谋士
  • 智囊包括:骨干顾问、重要顾问和各级人员,直到曹操去世。共有102人 九名骨干谋士:荀子、荀攸、贾诩、郭嘉、程昱、戏志才、...

  • 曹植,曹魏史上的第一才子,有什么可恨可恨的?
  • 曹植,世人所知,大多来自他的一首小诗《七步诗》,煮豆燃豆荚,豆在釜中哭泣。本来是同根生的,相煎为什么太急?大多数人同...

  • 解密:魏武帝曹操[乱世奸雄]的帽子是怎么来的?
  • 多年来,在《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中,曹操始终以乱世奸雄的形象出现在字里行间;在戏剧舞台上,曹操的脸上总是涂着代表奸夫...

  • 解密:为什么魏明帝曹睿坚持杀死皇后和侍从?
  • 《三国志》和《资治通鉴》都记载了这样一件有趣的事情。景初元年(即公元237年),魏明帝曹睿摆驾北园,临行前特意告诉左右千万...

  • 曹魏名将张既:一个鲜为人知却威震边境的国家良臣
  • 16岁时,他成了一名小官员。后来,他举孝廉,但他没有去。曹操当司空的时候,再次征召他,但他没有去。不久,举茂才上任做了...

  • 谁是三国被羞辱致死的曹魏将军?为什么他被羞辱?
  • 将军战死战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成全名节,“马革裹尸还”更是一种英勇与英雄。自然,能够建功立业,受赏封侯,从而终身享受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