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秦昭襄王继位后对秦国有什么影响?他为什么要杀白起?

秦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被封为诸侯国,正式成为诸侯国。很多人不知道,

公元前238年,秦王嬴政铲除了丞相吕不韦等势力,逐渐掌握了秦国的大权。在李斯、尉耀等人的帮助下,秦王嬴政制定了“灭诸侯,成帝业” 的策略。具体措施是:笼络燕齐,稳定魏楚,消灭韩赵;远近攻击,一个接一个地打破。从公元前230年攻打韩国到前221年灭齐国,共10年,先后按顺序消灭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结束了春秋以来500多年的诸侯分离纠纷,建立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秦朝。值得注意的是,在秦始皇之前,其实有一位君主有机会提前统一六国。不幸的是,他错误地杀了一个人。这个人把统一世界的名字给了秦始皇。

@ 这位君主是秦昭襄王,也叫秦昭王。根据《战国策》、据《左传》等史料记载,秦昭襄王是燕国的质子,秦武王去世后,秦昭襄王回国即位。宣太后、魏冉等人在秦昭襄王即位初期掌握了大权。对此,秦昭襄王以白起为将军,先后战胜三晋、齐国、楚国,攻占魏国河东郡、南阳郡、楚国黔中郡、英都(今湖北江陵市)。秦昭襄王在削弱山东六国后,听从范菊的话,夺取宣太后、魏冉的权威,从而全面掌握秦国的大权。在此基础上,秦昭襄王继续侵占山东六国的疆域。

[img]131908[/img]

当时秦昭襄王文以范菊为相,武以白起为帅,实行“远交近攻”战略。发动长平之战,大胜赵军。攻占东周王都洛邑,俘虏周红王,迁九鼎于咸阳,结束了周朝八百年的历史,为秦国统一世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然而,在长平战争之后,秦昭襄王却错杀白起,从而错过了提前统一六国的机会。在公元前260年的长平战役中,白起击败了赵括,杀死了赵国45万的精锐力量。赵国是山东六国中唯一一个在长平战争期间独自与秦国作战的诸侯国。因此,赵国活力大伤后,秦国完全可以用长平之战的余威来横扫山东六国。

然而,在这个关键时刻,秦昭襄王与范菊商量,以为白起迟迟不肯奉命,“其意不满,有余言”,派使者赐剑自杀。白起拿起剑自杀时,仰天长叹,终于选择了秦昭襄王50年(前257年)11月自杀。对秦昭襄王来说,无论出于什么原因和考虑,其强迫白起自杀的行为,都可谓是自断一臂。自杀后,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在邯郸城下打败了秦军。在邯郸之战中,秦国不仅失去了30万军队,还失去了韩国、魏国和赵国以前占领的领土。换句话说,邯郸之战的失败,秦国多年的战果可谓毁于一旦。

[img]131909[/img]

@ 秦国之在邯郸之战中失败的原因有很多。但秦昭襄王误杀白起,无疑是秦军失败的重要原因。在此之前,白起指挥的秦军几乎没有失败。例如,在伊阙战役、华阳战役、严颖战役等战役中,白起百战百胜,对山东六国造成了沉重打击。因此,在笔者看来,如果是白起在邯郸之战中指挥秦军,就可以趁势突破赵国的首都邯郸,从而提前消灭赵国。而且一旦赵国被淘汰,韩国、魏国、楚国、齐国、燕国等诸侯国,自然也无法单独与秦国抗衡。因此,对秦昭襄王来说,在完全消灭赵国的基础上,派大军消灭战国七雄中的其他诸侯国。总的来说,秦昭襄王是秦始皇嬴政之前最有机会统一六国的秦国君主。你觉得这个怎么样?


秦昭襄王继位后对秦国有什么影响?他为什么要杀白起?秦昭襄王继位后对秦国有什么影响?他为什么要杀白起?

,,,,,,

  • 解密:为什么信陵君魏无忌一辈子都没有掌权?
  • 相信大家都知道“战国四公子”: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新陵君魏无忌、春申君黄歇,这四个人的出现一度改变了战国时期世界的...

  • 孔子后代 中国最后一位贵族孔家后人的生活状况被揭露
  • 孔子后代:孔子,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伟大成就。它在世时被...

  • 解密:先秦墨家墨子到底是如何游说各国政要的?
  • 墨子是先秦王子中罕见的农民思想家。他深刻的理论不仅体现在政治领域,也体现在逻辑哲学上。他的话往往从小到大,甚至是类比...

  • 儒家思想代表人物之一的孟子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是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和散文家,是儒家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孟子是孔...

  • 无比的策略和无情的耐心——《德川家康》序
  • 德川家康是日本德川王朝(江户幕府)的第一任君王(征夷将军)。在日本混乱的战国时期,他扫平了群雄,创造了260多年的长期政权,...

  • 中国阿Q精神的鼻祖是谁?孔子的儿子孔鲤
  •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一些“阿Q”情结。鲁迅发现了这个“真理”,率先获得了文学版权,比如匕首射击,刺伤了许多人隐藏的心:“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