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唐代名相姚崇简介:实施新政,推进社会改革

唐朝(618-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统一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289年。唐玄宗即位后,创造了开元盛世,使唐朝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到8000万左右。安史之乱后,藩镇分离,宦官专权,国力逐渐下降。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姚崇。我们来看看!

姚崇(651-721年9月28日),本名元崇,字元之。陕州夏石(今河南陕县)人。唐朝名相,著名政治家,都督姚毅之子。曾任武后、瑞宗、玄宗三朝宰相,常兼兵部尚书。

姚崇初以挽郎入仕,迁兵部郎中。被武则天赏识,晋兵部侍郎,同平章事,迁兵部尚书,名列宰相。神龙元年(705年),协助张柬之发动神龙革命,迫使武则天还在唐中宗,被封为梁县侯。同情武则天的遭遇,出任亳州刺史。入为中书令,革除弊政,颇有作为。拒绝依附太平公主,贬为申州刺史。唐玄宗亲政后,拜兵部尚书,同平章事,迁中书令,封梁国公。

提出的《十事要说》,主力实施新政,推进社会改革。兴利除弊,整顿官治,淘汰冗余职务,选官取才;抑制权贵,发展生产,为“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政治经济基础。执政三年,被誉为“救时宰相”,与房玄龄、杜如晦、宋静并称“唐朝四大贤相”,以开府仪同三司致仕。

开元九年(721年),终年71岁去世,追太保、扬州大都督、文贞。

[img]131617[/img]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姚崇的祖籍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年轻时天生洒脱,注重气节,勤练武功,打猎娱乐自己。20岁以后,他努力学习,以孝敬皇帝(李宏)挽郎的身份进入仕途。他还被授予濮州司仓参军,迁至夏官郎。

武周宰相

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契丹李忠和孙万荣陷入混乱,占领了河北省数州。当时,军用飞机事务繁忙,姚崇处理得当,井然有序。他受到武则天的高度赞赏,并被提升为夏官侍郎。

在圣历元年(698年),姚崇升任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成为宰相,后改为凤阁侍郎,又兼任相王府长史。

长安四年(704年),姚崇因为母亲年纪大了,要求辞去官职。武则天随后免去了宰相的职务,但他保留了王府长史的职务,并要求他为养老母亲服务。不久,武则天又要求姚崇担任夏官,并与凤阁、栾台一起担任三个产品。姚崇拒绝说:“夏官掌管兵权。大臣是王府的官员。兼任夏官不利于王相。”武则天深以为然,于是改任他为春官写书。

武则天晚年,男宠张易之想将长安大德寺的十位僧侣调到定州,丰富私人寺庙,导致僧侣上诉。姚崇不顾张易之的反复表达,停止了此事,得罪了张易之,被贬为司仆寺卿,但仍保留了首相的头衔。9月,姚崇出镇灵武,担任灵武道行军总管和安抚大使,并推荐秋官侍郎张柬之担任首相。

朝野互任

神龙元年(705年),张柬之、桓彦凡等人发动神龙政变,以唐中宗为皇帝,复辟唐朝。此时,姚崇回到首都,参与政变密谋。因功,他封了200户。不久,姚崇被列为亳州刺史,后来被任命为宋、常、越、许。

景云元年(710年),唐瑞宗继位。姚崇被征召回朝,担任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晋升为中书令。姚崇与宋静合作,消除中宗时期的弊政,任用忠良,贬废奸邪,奖惩分明,杜绝请求,使各项法律再次整顿。朝野都认为国家有贞观和永徽之风。

唐睿宗复位后,太平公主干扰朝政,诸王手握兵权,威胁皇太子李隆基。

景云二年(711年),姚崇和宋靖密演奏睿宗,建议将宋王李成器、魏王李守礼作为刺史,将岐王李隆范、薛王李业从羽林将军改为东宫官员,让太平公主迁居东都。太平公主大发雷霆,指责李隆基。李隆基别无选择,只能上演皇帝,称姚崇离开皇室。因此,姚崇被贬为申州刺史,后任扬州长史、淮南按察使、同州刺史。他政法简肃,官治清明,得到了人民的赞扬。

辅政开元

开元年(713年),唐玄宗李隆基发动先天政变,杀死太平公主及其党羽,然后到新丰(今陕西临潼东北)检阅军队。当时姚崇正在同州担任刺史,距离新丰不到300英里,应按规定行驶,唐玄宗也密召姚崇前来。姚崇到后,与唐玄宗谈天下大事,侃侃畅谈,不知疲倦,唐玄宗故意任命他为宰相。姚崇遂提出了十项政治主张。唐玄宗欣然接受。第二天,姚崇被任命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封梁国公,后升任紫微令。

姚崇拜后,佐理朝政,创新,大力推进社会改革,兴利除弊。他从整顿制度出发,放弃冗余,选拔官员,抑制皇室、国家和英雄的权力,注重发展和生产,为开元的繁荣奠定了政治和经济基础。

[img]131618[/img]

灭蝗救灾

开元四年(716年),山东发生蝗灾。人们只知道崇拜,却不敢杀蝗虫,让蝗虫咀嚼幼苗。姚崇上演,派御史为捕蝗使,督促各地灭蝗。

那时,朝议鼎沸,都认为蝗虫不适合捕杀,唐玄宗犹豫不决。姚崇进言,唐玄宗才深信不疑。

虽然唐玄宗被说服了,但所有官员仍然感到恐惧和不安。地方官员仍然反对灭蝗。在姚崇的坚持下,蝗灾的危害降到了最低。虽然蝗灾多年来没有造成大面积饥荒。

晚年荣宠

姚崇在京城没有住宅,住在无极寺,因疟疾卧床不起。唐玄宗每天派几十名使者去探病,每次军国重事,都命黄门监源乾曜征求他的意见。后来,唐玄宗采纳了源乾尧的建议,命令姚崇搬进四方馆,并允许他的家人为疾病服务。姚崇认为四方馆有官方文件,不是病人居住的地方,强烈拒绝。唐玄宗道:“设立四方馆本就是为官员服务,我安排你住进来,是为了国家。如果可能的话,我迫不及待地想让你住在宫里,不要拒绝!”

姚崇虽是一代贤相,但教子无方。他的儿子姚彝、姚异广交宾客,招权纳贿,遭到舆论批评。中书主书赵谆接受胡人贿赂,因事曝光,被唐玄宗定为死罪,姚崇也极力营救。唐玄宗对此非常不高兴,在赦免京城罪犯时,在智慧文章中特别注明,赵教流放岭南。姚崇为此忧心忡忡,多次请辞相位,并推荐广州都督宋靖继任宰相。不久,姚崇被辞去宰相职务,改为开府仪同三司。

唐玄宗虽然罢相姚崇,但还是很尊敬他,让他五天上朝一次,遇到重大政事也专门征求他的意见。

开元八年(720年),唐玄宗封姚崇为王子少保,但他因病不接受。

开元九年(721年),姚崇病逝,终年72岁,追赠扬州大都督、死亡文献。

开元十七年(729年),唐玄宗又追赠姚崇为太子太保。


唐代名相姚崇简介:实施新政,推进社会改革唐代名相姚崇简介:实施新政,推进社会改革

,,,,,

  • 唐朝史上的超级卧底狄仁杰搞垮武则天的惊人手段
  • 中国有个成语叫作“唾面自干”,按照这个词的要求,别人往自己脸上吐唾沫,不能擦掉,而应该让它自己风干。人们往往用这个词来...

  • 唐朝最酷的公主:他和和和尚有外遇,但让丈夫在外面吹哨
  • 高阳公主:李世民的第十七个女人性聪明,深受宠爱。嫁给首相方玄龄的第二个房间,夫妻不和谐。后来,他与会昌寺和尚、玄奘高...

  • 揭秘:为什么武则天跟唐太宗12年没怀孕?
  •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因此,在她的一生中,有著名的功过是非,也有鲜为人知的秘密。第一个秘密是,武则天从...

  • 杜如晦简介 唐朝大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杜如
  • 莱国公杜如晦(585年)-630年),字克明、汉族、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人,唐初大臣。他是李世民夺取政权、开创贞观治...

  • 唐懿宗李漼:一生欢游无度用人无方的无能皇帝
  • 唐懿宗虽然当了皇帝,但对上朝的热情明显不如饮酒作乐,宫中每日一小宴,三日一大宴,每月在宫里总要大摆宴席十几次,除了饮...

  • 唐高宗是窝囊废?为何说其能力不输李世民
  • 唐高宗是掩盖在李世民和武则天光环之下的一个男人:不争气的儿子,懦弱的丈夫。对于高宗,自古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于把他放在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