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618-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统一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289年。唐玄宗即位后,创造了开元盛世,使唐朝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到8000万左右。安史之乱后,藩镇分离,宦官专权,国力逐渐下降。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边令诚。我们来看看!
边令诚,唐代宦官,安史之乱时,高仙芝和封常清派军队驻扎在关中。在潼关抵御安史军入关时,唐玄宗任命边令诚为监门将军到陕州监军。唐代宦官监军开业之前,边令诚求高仙芝多次索贿。他贪图唐玄宗:“常清以贼摇众,仙芝弃陕数百英里,偷减军士粮。”
[img]131603[/img]
人物简介
边令诚,唐代宦官天宝,六年(747)监督高仙芝军,从安西出兵攻打小勃律,甚至连云堡不敢深入,仙芝破小勃律,甚至上演其功。十四年来,安禄山起兵叛乱,监督高仙芝军东征叛军,经常干扰军事封常清战败,与仙芝一起退役潼关。他诬告高,封他们无缘无故弃地,腐败军粮。旋奉命在潼关监斩两人后,陷入叛军,逃归,被肃宗杀害。
人物事迹
唐朝宦官,唐击小勃律之战小勃律叛唐投靠吐蕃,将西域20多个国家与唐朝的联系隔开。这样的战略要地不可争议。高仙芝士兵分为三条路,将攻击吐蕃连云堡(今阿富汗东北喷赤河南源兰加尔):从北谷到吐蕃连云堡,一路由疏勒守捕使赵崇统3000骑兵;一路由替换守捕使贾崇棠统领,从赤佛堂南下;一路由高仙芝和中使率领主力从保密国南下。七月十三日,三路兵马约定在连云堡下会合。
三路兵按时出发,如期到达。当唐军进入婆勒川时,河水飙升,无法渡河。高仙芝认真分析了现状,认为唐军必须尽快渡过婆勒川,于是他命令士兵每人自带三天干粮,准备第二天早上渡过。第二天早上,婆勒川河水缓慢,唐军迅速渡过婆勒川。突袭连云堡后,监军边令诚认为孤军深入敌境太远,高仙芝分了3000名士兵为他守卫连云堡,负责后援。
[img]131604[/img]
最后,大部队越过冰川,先吐蕃一步杀到小勃律,并切断了吐蕃援军的来源,小勃律无奈地投降。八月,高仙芝带着小勃律国王和吐蕃公主通过赤佛堂路凯旋而归。九月,前往婆勒川连云堡,与边令诚会师,一起返回。高仙芝报功于朝廷,却惹怒了丈夫蒙灵察,这个节度使他的下属直接向皇帝表示不满。这时,边令诚觉得夫蒙灵对这件事很不公平,于是把这件事告诉了朝廷,说:“仙芝立功而忧死,后来谁是朝廷用户?”
陈高仙芝的伟大成就和战斗的艰辛和危险,以及夫蒙灵察嫉妒的局面。结果是夫蒙灵察内调,高仙芝节度西域。这位高句丽将军达到了他人生的巅峰。
安史之乱时,高仙芝和封常清派军队驻扎在关中。在潼关抵御安史军入关时,唐玄宗任命边令诚为监门将军到陕州监军。唐代宦官监军开业之前,他们一再要求高仙芝贿赂。他们诽谤唐玄宗:“常清以贼摇众,仙芝弃陕数百里,盗减军士粮。高仙芝死前先后赐死封常清、高仙芝说:“我遇敌而退,死则宜。今天戴天,下履地,说我偷减粮赐诬也。士卒都叫冤枉。高仙芝和封常清同时被赐死,哥舒翰继任潼关。安禄山进陷长安,崔光远、边令诚等人开门纳贼,然后逃离长安,为肃宗所不容,斩首示众。
唐朝宦官边令诚简介:唐玄宗任命监督将军至陕州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