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3年,邓艾攻下绵竹,逼近成都。刘禅投降后,蜀汉灭亡。这篇文章,
魏灭蜀之战是三国后期的吞并战,也是强者消灭弱者的战争。根据《三国志》、据《晋书》等史料记载,公元263年8月,掌握曹魏大权的决定,向蜀汉发动战争,派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攻蜀。蜀将姜维、廖化率军以剑阁(今四川剑阁)险道为屏障,阻挡魏军主力。对司马昭来说,为了避免曹魏的兵权集中在一个人身上,钟会、邓艾、诸葛绪分兵攻打蜀汉,即钟会、邓艾、诸葛绪都是魏灭蜀之战的教练。魏灭蜀之战中,邓艾在蜀汉腹地绵竹大破诸葛瞻,攻占涪城(今四川绵阳),兵临成都,促使后主刘禅放弃抵抗。所以,问题来了,灭蜀大军的三位教练,最后的结果是什么?
一
@ 就钟会而言,魏元帝曹宏即位后,钟会支持司马昭伐蜀计划,拜镇西将军、假期、都督关军事,主持伐蜀事宜。公元263年,在魏灭蜀之战中,钟会指挥曹魏东路大军。然而,就钟会而言,姜维的阻隔,却没能进入蜀汉腹地。邓艾消灭蜀汉后,钟会牵制姜维主力的功劳,被曹魏拜为司徒,封县侯。然而,在完成消灭蜀汉的功业后,钟会萌生不臣之心。因此,钟会勾结蜀将姜维,计划根据蜀自立,诬陷邓艾。公元264年正月,钟会以郭太后遗命的名义,为部将胡烈所害,死于乱军,时年40岁。
[img]131538[/img]
二
因此,灭蜀大军三位统帅之一的钟会死于非命。值得注意的是,钟会不仅死于非命,还杀死了做出巨大贡献的邓艾。据《三国志》等史料记载,蜀汉灭亡后,钟会见邓艾居功自力更生,并利用差距诬告司马昭谋反,称他所做的事情违背了规定,并显示出叛乱的迹象。而这无疑让司马昭非常紧张,于是通过朝廷下令,派监军魏绍逮捕邓艾的父子,并用阈值车将他送到洛阳都城。公元264年正月,钟会之乱平定后,曹魏监军卫杜本人也参与了对邓艾的诬告和奉承,于是他派护军田续在绵竹(今四川德阳)西追邓艾父子。
三
在此基础上,魏灭蜀之战中立功的钟会、邓艾,可谓相继被杀。那么,对于另一位统帅诸葛绪来说,最后的结局是什么呢?虽然指挥曹魏中路大军的诸葛绪在魏灭蜀之战中切断了姜维的退路,但他并没有阻止姜维率军抵抗钟会。在这种情况下,邓艾选择了精兵,想和诸葛绪一起通过江油避开剑阁,直接去成都。然而,诸葛绪自己的命令攻击和遏制了姜维,并拒绝了邓艾的计划。不久之后,钟会为了扩大兵权,秘密起诉诸葛绪胆怯,使其被征回洛阳,其下属钟会。
[img]131539[/img]
四
@ 因此,在蜀汉灭亡前,统帅诸葛绪被剥夺兵权,回到曹魏都城洛阳。对此,在笔者看来,塞翁失马,怎知非福,虽然诸葛绪未能分得消灭蜀汉的功劳,但也使诸葛绪成功地避开了钟会之乱。也就是说,正是在洛阳,诸葛绪才没有陷入危险。据《三国志 《钟会传》引用《百官名》记载:“(诸葛)绪入晋为太常,崇礼卫尉。也就是说,钟会之乱平定后,诸葛绪自然洗脱了委屈,后来成为西晋大臣。@ 诸葛绪的儿子诸葛冲是晋朝廷尉,孙女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妃子,诸葛绪的孙子诸葛演绎成为西晋兖州刺史。
三国时期司马昭灭蜀后的三位统帅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