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960-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世九位皇帝,享国167年。和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为皇室姓赵,也叫赵宋。那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蔡襄。
蔡襄(1012年3月7日至1067年9月27日),字君谟。她的母亲卢氏是惠安县著名学者卢仁的女儿。兴化军仙游县慈孝里赤岭人(今福建省仙游县)。北宋著名大臣,书法家,作家,茶学家。
天圣八年(1030年),蔡襄登上士第,曾任馆阁校勘、知诫院、直史馆、知制高、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翰林学士、三司使、端明殿学士等职。,并担任福建路转运使,了解泉州、福州、开封和杭州的政府事务。蔡襄死于治平四年(1067年)。给年轻的老师,死后的头衔“忠惠”。
蔡襄为官正直,无论走到哪里都有政绩。福州时,他去民间蛊惑;泉州时,他与卢锡共同主持万安桥(洛阳桥)建设
;在建州,我们倡导从福州到漳州的700里驿道松,主持制作北苑贡茶“小龙团”。因此,《茶记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和品茶的经验,而《荔枝谱》则被誉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研究作品”。它的诗词优美,书法丰富端庄,淳朴优美,是“宋四家”之一。《蔡忠惠公全集》传世。
[img]130234[/img]
人物生平
蔡襄出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5年2月12日(1012年3月7日)。蔡氏家族居住在福建路泉州府(兴化军)仙游县慈孝里赤湖蕉溪(枫亭驿以西,今福建省仙游县枫亭镇九社村青泽亭自然村蔡坑)。母亲卢氏,惠安县名人卢仁的女儿。
蔡襄小时候受到祖父卢仁的严格教育。他15岁参加乡试,18岁参加北京大师考试,进入子监深造。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参加开封乡试,获得第一名。
蔡襄登进士在天圣九年(1031年)排名第十。次年,他被授予漳州军事判官,并在职四年。后来,他担任了西京留守推官、馆阁校勘等职务。
庆历三年(1043年),大臣范仲淹、富碧、韩琦、杜衍同时执政。欧阳修、王素、余靖也是告诫官。蔡襄写诗祝贺,被欧阳修等三人推荐,仁宗任命为告诫院。遇事从不回避,玩疏忠诚真诚,大多与天下利弊有关,暂时缓急。蔡襄认为,国家安全取决于人事,君主要知人善任,辨别邪恶。因为像蔡襄这样的人直言不讳,敢于劝诫,那些权贵心存恐惧,多有收敛。
四年庆历(1044年),调到福州。庆历六年(1046年)秋季,改为福建路转运使。蔡襄在福州的时候,看到人们生病了,没有去看医生,就向巫师求拜。他们大多是毒药造成的。他们写了《圣惠方后序》,刻在碑上,劝病人就医,并采取措施禁止巫师。“禁令非常严格,破几百家,从后休息一下。蔡襄还撰写了《福州五戒文》,以戒除庸俗。蔡襄提倡官员动员人民,在福州大义至泉州、漳州700多里的大道两旁种植松树,遮荫大道。因此,民谣称赞道:“夹道松,夹道松,问谁种,我蔡公;行人六月不知暑,千古摇微风。”。
蔡襄因父亲去世而离职,庆历八年(1048年)。
皇佑三年(1051年),回朝修《起居注》,参加预政事。第二年,迁居舍人,知制高,判注内诠。
嘉佑元年(1056年),蔡襄再次了解福州。任命劝学兴善,传播治疗毒药的处方,教育人民遵法为善,改变坏习惯,监督官员赢得民心。
宋仁宗至和、嘉佑(1054-1063年)年间,蔡襄两次了解泉州,第一次从三年二月到嘉佑元年六月,第二次从嘉佑二年七月到嘉佑五年秋。在泉州任职的蔡襄,首先整顿了官治。当时晋江县令章拱之贪赃枉法,蔡襄奏疏弹劾,将他革职为民。后来朝廷发现这是冤案,蔡襄被贬。他还修建了沿海州县城,加强了军事防备,教船记住水势,防止海寇。泉州东郊有洛阳江,下游出海口河宽五里,有万安渡渡口。“每一波交作,几天不能渡”,“沉舟被淹,死者无算”。并奏请减少漳、泉、兴三州身丁钱的一半,大大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img]130235[/img]
蔡襄知泉州时期,多年来发生旱灾。他动员民力,加强水源管理,制定《龟湖塘规则》,制止用水纠纷。在任转运期间,他访问了县南小乌石山的一个泉水,并通知泉州地方官员管理好,供人们饮用和灌溉田地。治平(1064-1067年)期间,晋江县长王克军在悬崖上刻上“蔡公泉”一词作为纪念。
嘉佑六年(1061年)被授予翰林学士、权理三司使,主管朝廷财政。此时宋廷财政入不敷出,“积贫”已深。蔡襄擅长理财,“与天下盈虚相比,量入以制用。切除甲虫,书本纪纲,纤悉皆可”。不久,宋英宗继位,正式任命蔡襄为三司使。蔡襄撰写了《国论要目》一文,阐述了改革主张,提出了择官、任才、去冗、辨邪、正刑、抑并、富国强兵的改革方案。英宗不但不采纳,反而夺其三司使职。蔡襄在朝廷很难容身,要求外任。
治平两年(1065年),蔡襄出知杭州,拜端明殿学士后上任。第二年10月,母亲卢氏去世,蔡襄护丧南归。
蔡襄在家中去世,享年56岁,治平四年(1067年),8月16日(9月27日)。朝廷追求官部侍郎,然后赠送少师。葬于枫亭铺头村蔡岭,欧阳修写了《端明殿学士蔡公墓志铭》。
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年),曾孙蔡抚为蔡襄奏请死于朝,孝宗赐“忠惠”。
宋宁宗庆元年间(1195-1200年),在洛阳桥南街尾修建蔡襄祠。后人在墓前立柱题联云:“四个建议,经邦,以前的芳香历史;万安济众,今古道肃观。”
蔡襄简介:北宋名臣,为官正直,无论走到哪里都有政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