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北宋沈括的军事政治成就是什么?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变迁,生动的历史人物,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接下来带你走进北宋沈括的故事。

参与变法

1031年,沈括出生在钱塘的一个官宦家庭。他的祖父沈曾庆曾任大理寺丞,父亲沈周曾在汉阳县(现武汉汉阳)、简州平夏县(现四川简阳)、苏州和其他地方的官员全年都在外面。因此,沈括的教育任务落在了他母亲徐的身上。沈括在14岁时完成了家庭书籍,喜欢学习军事和科学,对自然有强烈的兴趣。

沈括20岁时,他的父亲去世了。沈括按照礼制为父亲守葬。三年后,他以父阴入仕,担任江苏省沭阳县主书(掌管文件的官员),开始了他的仕途。沈括勤于思考和创新,带领群众治理沭水(现沐河)。

宋代以文官治国,一般只有通过科举考试选拔的才被视为正道。蒙父阴当官的沈括,此时充其量是政府官员。如果他想成为一名大官,他仍然必须通过科举考试才能赢得他的名声。为此,他辞职,专心学习。结果,他工作太努力,伤了眼睛,长期疼痛。@ 功夫不负有心人,沈括一路过关斩将,考中进士。

[img]129245[/img]

1063年,沈括以苏州解元(宋代第一)的身份进入北京参加考试。考官是沈括的远亲,著名改革家王安石。现有研究表明,王安石的弟弟娶了沈括的表弟谢江的女儿。所以爬下来,王安石仍然比沈括矮一代。沈括与王安石有过接触。当沈括的父亲去世时,当时由舒州判决的王安石也为他的父亲写了墓志铭。

在越来越多的接触中,王安石越来越欣赏沈括。1071年,沈括为母亲丧葬三年,回到北京。当时当首相的王安石立即被提拔为检正中书五房(即孔目房、官房、户房、兵礼房、刑房)中的刑事公务。当时历史上著名的“王安石变法”,检正中书五房是变法的决策机构。

事实上,北宋建国以来,一直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财政空虚导致杂税多,人民负担加重,怨声载道;与此同时,辽西夏等政权也受到外界威胁,战争不断。1067年,宋神宗即位后,他非常希望改变宋朝积贫积弱的局面。他喜欢王安石,他早在九年前就写了《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来改革。1069年,宋神宗任命王安石参与政治事务,全面负责改革。

为了推进改革,王安石成立了一个新的机构——制定三司法规,但反对派反对,很快就被废除了。王安石后来以中书五房、司农寺为决策机构的领导变革。中书五房是宰相的直属机构,不仅协助宰相检查明确中书门下的任务,还经常出差监督地方官员对“新法”执行情况,权力很大。王安石信任沈括在这样的机构工作。

沈括没有辜负王安石的信任,积极支持改革,倡导兴利除弊。正是在王安石的支持下,沈括于1072年加入历史博物馆进行了审查,然后奉命负责汴河的疏浚工程,主持司天监督。在这些需要科技的岗位上,沈括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思考,为未来的科学成就奠定了基础。

赴辽谈判

北宋王朝多面环敌,北方最大的威胁来自辽朝。1004年“禅渊之盟”后,宋辽两国度过了几十年的和平时光,但也存在边界等小摩擦。

1075年,辽朝派使臣小溪到宋朝讨论河东黄伟(现山西黄伟山)的边界。辽朝认为,宋朝的军事设施已建在黄伟山以北。根据分水岭划分的原则,这些地区应该属于辽朝。小溪依靠辽军事实力,说不解决这个问题就不回去了。

这可能会伤害宋朝的君主和大臣。就在大家束手无策的时候,只有沈括埋在旧纸堆里,查阅了宋辽多年的往来文件,终于在双方的往来文件中找到了以长城为界的表达。现在争论的黄伟山原本是宋朝在长城以南30英里的领土。

[img]129246[/img]

沈括把所有这些关键证据都演奏给了宋神宗。神宗很高兴。在表扬沈括的同时,他转过脸批评其他大臣,说他们没有调查本末,几乎误入歧途。它还让人们把边界画成地图给小西看。当小西看到证据摆在他面前时,他无能为力。

为了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宋神宗派沈括带着“白金千两”去辽谈判。去之前,沈括找出了关键证据,让随行人员记住。

这次谈判的对手是以辽朝首相杨益戒为首的谈判小组。每次谈判,宋代代表团都说了一句话,这让杨益戒无法回应。他只能作弊说:“你甚至不想放弃几英里。你想切断两国的和平吗?!”但沈括坚持不让土地,并指责辽言无信。

双方共谈了六次,每次都是斗智斗勇。最后,面对沈括使团的坚持和铁证,辽朝被迫认输,达成了长城界的共识。

回来的路上,沈括一边欣赏草原丝绸之路上的美景,一边关注沿途山川的胜利、风土人情,一边写成《使契丹图抄》一书,作为舆论上达,作为政府决策的参考。因此,他被崇拜为翰林学士,“权三使司”。


北宋沈括的军事政治成就是什么?北宋沈括的军事政治成就是什么?

,,,,,,,,

  • 北宋大臣黄潜善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黄潜善
  • 黄潜善(1078年—1130年2月9日),字茂和,邵武(今福建邵武)人,南宋初年宰相,奸臣,官至左仆射兼门下侍郎。 元符三年(1100年)...

  • 北宋宰相苏辙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苏辙
  • 苏辙(1039年3月18日 —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 ,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

  • 北宋宰相曾布的家庭成员都有谁 曾布有子孙后代吗
  • 曾布(1036年11月3日—1107年8月21日),字子宣,中书舍人曾巩之弟,北宋中期宰相,王安石变法的重要支持者,在北宋王安石变法时...

  • 北宋浪子宰相李邦彦:是靖康之耻的导火线
  • 在宋徽宗赵霁的“朋友群”中,除了王福,还有一位著名的“浪子宰相”。“浪子宰相”虽然是人们给他起的绰号,但他真的是当代宰相,...

  • 北宋寇准背靴是什么典故?寇准有哪些方面作为
  • 寇准是一位有名的北宋政治家和诗人,他从小饱读诗书勤奋好学,历史记载曾十几岁就写下了很多优秀的诗篇。他出生于官宦世家,...

  • 仁义高于命:北宋历史上忠臣陈求道的壮丽生活
  • 宋代官员陈求道。字得之。徽宗宣和年间(1119-1125年)咸宁人进士。北宋时期,永安镇西河桥畔迁来一户官宦家庭。主人是陈康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