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鸟尽弓藏,兔死狗煮。很多人不明白,
《山河月明》正在播出。陈宝国饰演的朱元璋和张凤仪饰演的徐达既是君臣,也是兄弟。剧中有一个情节,徐达喜欢吃烧鹅,这似乎为徐达的死奠定了基础。朱元璋真的用烧鹅杀了徐达吗?
[img]129247[/img]
徐达是朱元璋的头发,从小就像兄弟一样亲密。参加郭子兴红巾军后,朱元璋回到乡里招兵。徐达的第一反应是。
当郭子兴与孙德崖发生冲突时,孙德崖部将朱元璋扣为人质。徐达站起来用自己代替朱元璋。后来,当朱元璋离开濠州向定远和滁州发展时,他周围只有24人。徐达是领导者。
朱元璋夺取世界上最关键的战役是占领南京、与陈友谅的鄱阳湖、张士诚的战役和最后的北伐。徐达是主将,尤其是北伐。徐达率领军队突破元大都,将蒙古人赶回草原,收复了500年中原王朝的燕云之地。
北伐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成功的北伐,也是近代国民军北伐,说明徐达对大明的突出贡献。
大明第一战——中山王徐达
大明立国后,朱元璋大封群臣,徐达是开国第一英雄。爵封世袭魏国公,官至左相国,在百官中排名第一。洪武十八年后,徐达去世后,朱元璋追求中山王,享受太庙,给三世王爵。
朱元璋给徐达的是百官最高荣耀,但以朱元璋滥杀功臣的恶名,徐达真的被他赐死了吗?
无稽之谈的烧鹅赐死
关于徐达的死因,《明史》记载如下:“大在北平病背疽,稍有愈合,皇帝派大长子惠祖努力工作,寻求召回。明年2月,他病得很重,死了,五十四岁了。皇帝为辍朝而哀悼。”
徐达一直在北平主持对北元的军事作战。洪武患有背疽17年,次年病情恶化。据记载,徐达因病去世,与朱元璋无关。那么朱元璋用烧鹅杀徐达的说法是怎么来的呢?
最早的记载是徐祯卿的《剪胜野闻》,后来在王文禄的《龙兴慈记》中也有类似的说法。
[img]129248[/img]
徐真卿,活跃于弘治年间,吴中四大才子之一,作品颇多。从名字上看,这本书《剪胜野闻》是一部以传闻为主的野史;王文禄活跃在嘉靖年间,《龙兴慈记》是他编的史料笔记。前言中,王文禄写道,这本书记载的内容是奶奶告诉妈妈,妈妈告诉他明初的故事,也就是说,《龙兴慈记》是一本“口述史书”。母亲说什么就记录什么,不考究真伪!
因此,朱元璋用烧鹅杀徐达的说法并没有得到官方史料的证据。那么朱元璋有动机杀死徐达吗?毕竟他杀的英雄不是一两个!个人认为根本没有,原因如下:
第一个原因是背疽是绝症,朱元璋为什么多余?背疽,简单来说就是背部感染化脓,听起来不是很严重,但在古代却是绝症。历史上死于背疽的名人并不多,比如项羽的“亚父”范增,还想着临终“渡河”的宋代名将宗泽,都是史书记载的。既然是绝症,朱元璋为什么要背着骂名杀徐达?
第二个原因是朱元璋滥杀英雄,但他没有无目的地乱杀英雄。朱元璋三次大规模清理英雄。第一次是洪武十三年胡卫庸案。主要原因是以胡卫庸为首的淮西党控制了政府,欺骗了皇权。因此,朱元璋痛苦地杀死了杀手,主要杀死了胡卫庸和淮西的许多将军,然后废除了首相。
第二次是洪武二十三年,通过胡维庸案的延续杀害韩国公李善长,也是在剪掉淮西党,这是第一次杀害开国国公;
第三次是洪武二十五年王子朱彪意外去世。在朱允文成为皇太孙后,他觉得自己无法压制所有傲慢的将军,所以他找到了谋反的理由,先杀死了最能打败的凉国公蓝玉,然后杀死了颍国公傅友德。宋国公冯胜没有理由直接杀人。这时,朱元璋的气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真的成了杀害开国英雄的屠夫。
徐达于洪武18年去世,既没有涉及胡卫庸案,也没有死在朱标之前。朱元璋不能无缘无故地杀死徐达。
原因三:朱元璋果断杀人,从不藏着掖着。朱元璋杀了很多人。开国六国公中,韩国公李善长和宋国公冯胜被杀,郑国公常茂(常遇春之子)被流放。卫国公邓愈去世后,儿子被杀,淮西二十四将几乎被杀。蓝玉案中,军中有1万多名中上级军官被杀。
虽然很薄情寡义,但每一次杀人都是“光明正大”的,没有一次是毒杀或暗杀。为什么到了徐达就变得扭捏,以烧鹅为幌子?可见朱元璋用烧鹅杀徐达是无稽之谈。
[img]129249[/img]
当然,明朝的第一个家庭是朱家,第二个家庭是徐家。徐家可以如此荣耀,触及了女婿朱迪的光芒。在明朝的开国英雄中,开国六国的公共地位是最突出的,但只有徐达的魏公爵继续传播。
韩国公李善长和宋国公冯胜被朱元璋杀死并剥夺了他们的头衔。曹国公李文忠和魏国公邓愈都是儿子。他们的头衔被打破了。郑国公常茂流放后,头衔给了弟弟常升。他们经常被提升死于靖难之战,头衔也被打破了。徐家的魏国公爵不仅传下去,而且在朱迪时期封了一个定国公,一个两国公一直传到明末。
徐达的四个儿子徐增寿从小就接近他的姐姐徐妙云。朱迪发动靖难之战时,毫不犹豫地站在姐夫一边,在南京秘密向他传递情报,这让朱迪指挥得像上帝一样有帮助。
朱迪兵临南京城下时,徐增寿暴露,愤怒的建文帝朱允炆用剑刺死了他。朱迪登基后,他感受到了姐夫的功劳。在徐皇后的帮助下,他下令追封徐增寿为定国公,世袭无替。
至于徐达的长子徐辉祖,他继承了魏国的公爵位,并在靖难之战中多次狙击朱迪,给朱迪带来了很大的麻烦。朱迪进城后,徐辉祖一直拒绝把他当皇帝。朱迪非常生气,把他的头衔砍在家里。
五年后,徐辉祖去世。朱棣以“中山王不可或缺”的名义,将魏国公的头衔还给了徐辉祖的长子徐琴。19年,徐琴来到北京见朱棣。未经授权,他未经授权就回到了南京。朱棣将头衔削减,并被凤阳拘留。朱高炽继位后恢复了头衔,这确保了魏国公爵的持续发展。
朱迪和朱高炽之所以如此优待徐家,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徐皇后说徐达的女儿嫁得很好。虽然她在《山河月明》中看起来不情愿,但她不知道自己在泉下有多开心。
徐达在历史上的死因是什么?与朱元璋有何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