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庄公即位后,共叔段被封为首都,故称首都叔叔或太叔段。因为郑庄公难产,共叔段是自然出生的,他的母亲吴江非常喜欢共叔段。共叔段结束后,在吴江的帮助下,郑庄公得知了自己的计划,然后派兵攻击并击败了共叔段。共叔段逃到了共同的土地上,所以他被称为共叔段。共叔段最终死于其他国家。
[img]128952[/img]
人物评价
在《春秋》中,共叔段的叛乱和被郑庄公打败被称为“郑伯克段于燕”,认为共叔段的所作所为不像兄弟,更不用说“兄弟”这个词了;兄弟之间的斗争,就像两个国王之间的战争一样,用“克”这个词;称郑庄公为“郑伯”是为了嘲笑他没有尽到教导的责任。
轶事典故
多行不义必自杀(duō xíng bù yì bì zì bì)
出自《春秋左传·隐公元年》:“多行不义必自杀,子姑待之。” 后人多用“多行不义必自杀”来形容不义的事做多了,一定会自食其果。
[img]128953[/img]
人物争议
《春秋左传》、在《史记》中,共叔段是谋逆作乱的乱臣贼子,背上“多行不义必自杀”的骂名。 但在《诗经》中,共叔段被认为是一个外表美丽、品德高尚的人。
与共叔段有关的轶事典故有哪些?后人如何评价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