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大义灭亲这个成语是什么时候出来的?石为什么要杀儿子?

大部分成语都是从古代继承和使用的。每当你提到这一点,你必须给你一个详细的说法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大义灭亲”这个成语,意思是为了维护正义,不偏袒犯罪亲属,受到应得的惩罚。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人,比如北宋著名的大青天包拯,就是这样的人。面对侄子的犯罪,他们一点感情都没有留下来,果断的杀戮,成就了自己一生的名声。

那么,你知道这个成语的起源吗?它包含了什么曲折的故事?让我们看看!

左丘明的《左传·隐公四年》中有这样一句话:“子从杀君之贼,国之大逆,不可不除。所以说大义灭亲。”

[img]127661[/img]

这句话是谁说的?原来,春秋时期卫国的士大夫石头说,他的儿子参与了“杀君”事件,所以他说了上面的话“大义灭亲”。

卫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非常小的国家。第一代君主是周文王的九个儿子康叔叔。从第一代君主康叔叔封立之日起,这个小国历史上存在于907年,直到公元前254年才被魏国摧毁。

在907年的历史中,卫国的存在感其实并不强烈,但在卫武公时期,卫国一度非常强大。周平王东迁洛阳时,他曾出兵为国王服务。

根据《国语楚语》的相关记载:“前卫武公九十五岁,以身作则:至于自卿以下的老师,如果他们活在朝鲜,我就不用放弃我。他们会尊重朝代,日夜交戒我。”正是在卫武公的努力下,卫国在春秋初年,国力一度鼎盛,成为诸侯之首。

然而,一个好国君可能不是一个好父亲。魏武公就是这样一个人。在他的一生中,他没有把他的治国能力交给他的儿子魏庄公。在魏庄公统治期间,他宠坏了他的妾和他的儿子州诉,最终导致了卫国的巨大变化。

魏庄公死后,他的大儿子,也就是王子,继承了王位,为魏桓公服务。两年后,卫桓公州放弃了自己的地位,于是他逃离了卫国,遇到了郑国的叔叔段,并与之结盟,想发动军事政变来取代自己的君主。

叔叔段和州诉的经历非常相似。他们都是国君最喜欢的小儿子,但国君的地位并没有落在自己身上。因此,他们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一开始,共叔段想利用州诉的力量推翻他哥哥郑庄公的统治。失败后,他们把目标放在了卫国上,并秘密谋杀了卫桓公来实现他们的目标。

因此,州诉和共叔段召集了许多保卫国家的流民,希望利用这些人发动突然袭击,并将桓公置于死地。在众多流民中,有保卫国家的出租车医生石的儿子石厚。

公元前719年,州号成功杀害卫桓公,自立为君。为了报李,州号继位后,联合宋、陈、蔡等四国为共叔段攻打郑,但失败了。

[img]127662[/img]

州号杀王篡位后,特别喜欢打仗,不能让人过上稳定的生活,所以不受卫国人的支持。同年9月,受州号召出山帮助自己的石头,秘密联合陈国君陈桓公杀害州号,并为卫宣公设立了卫桓公的弟子晋继位。

石头的儿子石厚在国家起诉伏后也被抓住了。得知这一消息后,石头使其屠宰羊肩来杀石厚于陈国。

石头杀死了石头,这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有些人希望石头原谅他的儿子石头,毕竟,第一个邪恶已经被杀死了,杀死更多的其他人是没有用的。但石头不同意这种说法,或者杀死石头,以避免其他人有类似的想法。

也许从一些人的角度来看,石头的做法有点不人道。他们都说“虎毒不吃子”,杀了儿子,导致死后没有人死。这是一件非常禁忌的事情。但对于国家来说,石厚应该受到惩罚。

我们常说“王子犯法,与普通人同罪”就是这个意思。任何犯错误的人都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石只是尽了自己的责任。你这么认为吗?


【大义灭亲这个成语是什么时候出来的?石为什么要杀儿子?【大义灭亲这个成语是什么时候出来的?石为什么要杀儿子?

,,,,,,

  • 春秋五霸都有谁?为何会形成春秋五霸的局面
  • 春秋战国时期,我们都知道群国纷争,最后秦国统一。周天子势力逐渐的衰弱,让各地的诸侯实力大增,那么当然每一个人都想当老...

  • 齐桓公在春秋霸主中得到了什么神物的帮助?
  •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少助。齐桓公是春秋五霸之首。执政期间,他选拔人才,实施改革,尊王熙夷,北击山戎,南伐楚国,九合诸侯...

  • 秦穆公亡马的故事:秦穆公亡马的启示是什么?
  • 春秋时期,秦国一夜之间失去了十几匹好马。这些御马又肥又壮,即将装备给军队的军马,有的甚至秦国用大量资金从西域的一些国...

  • 许多古代著名的将军显然可以反抗,为什么宁愿被杀也不愿反抗呢?
  • 同样倒霉的还有名将白起,为君王打了一辈子,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最后也没有好下场,被秦王赐死子啊杜邮。 每次看到这样的悲剧...

  • 揭秘:春秋历史上国君与大臣之间的生死对决
  • 鲁昭公是孔子同时代的鲁国君。虽然他在位32年,但亲政机会很少。他在任时,国家内忧外患严重,政权掌握在大臣手中。为了求亲...

  • 揭秘:为什么孔门弟子樊迟不受欢迎?
  • 懒种潘岳花,学种樊迟稼。心闲梦睡安,志满忧愁。没有幸福享受荣华,有分贫穷。燕度春秋社,蜂喧早晚衙。茶瓜,林下渔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