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容海:太平天国保王带领6万大军投降清朝。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历史故事。
童容海,安徽无为人。原来,童容海不是姓“童”,而是姓“洪”。加入太平天国后,他改变了姓氏,因为他避免了洪秀全。在传统中国,姓氏尤为重要。为了在乱世吃饭,童容海甚至改变了自己的姓氏,这真是太残忍了。
改姓后,童容海成为太平天国的一名小兵,跟随石达在安徽作战。此时,广西、广东仍有大量老兵,安徽童容海自然没有机会表演;他只是一名军事教练,只有两三百人。然而,他的战斗非常勇敢,石达凯也注意到了他的存在。
1857年5月,石达开离开天京来到安庆,童容海带着数百人前往翼王,准备开始伟大的事业。这时,石达开的威望如火如荼,号召力很强。
[img]127148[/img]
石达开是一只“好股票”,但很快就凉了。独自创业后,石达开基本上没有取得像样的胜利,一路被清军追赶和打败。攻击江西失败,进入浙江失败,转移到福建或失败,回到江西仍然失败。
1859年7月,石达开发了一场“宝庆战役”。30万军队被2万名杂牌军队击败,并被追赶。他们不得不逃回广西的家乡。此时,石达开并没有考虑如何东山再起,而是准备回到山林中度过余生。
这很有趣。大家都跟着石达开单干,封侯拜将,为荣华富贵。这时,石达开居然想着退休,继续当老农。就这样,童容海、朱衣点等“三江两湖”的士兵非常不满,准备分裂,抛弃了翼王石达开。
1860年8月,童荣海率领总部1万多人跟随彭大顺军团北上,回归太平天国。这一举动被历史学家称为“义军东返”。此时,义军东返的原因很简单:石达凯没有希望,但陈玉成和李秀成却混在一起。浙江和江苏即将成为太平天国的领土。
这时,童容海半路回来,自然想成名。陈玉成和李秀成的“牛市股票”太有吸引力了。事实证明,童容海的投资是正确的,他辉煌的生活和事业开始了,但以战友的鲜血为代价;童容海的攀登之路是队友的垫脚石。
“义军东归”时,彭大顺是第一人物,童容海是第二人物。1861年3月,彭大顺在农村征粮战斗中被一名小兵砍死。童容海成为吉庆元、汪海洋、谭体元等人之上的军队第一人物。
因为平日的威望和福气,大家都不服从童容海,所以想分道北上,找到自己的出路。至于童容海,他想独自吞下回北京的伟大成就,所以他杀死了所有的反对者李加胜、杜大祥和其他十多名将军,并吞并了他的下属。这样,吉庆元、王海洋、谭体元都很不满意,但也很无奈。
杀了十几位将军,童容海觉得不够,于是把自己封为燕爵,让吉庆元、汪海洋、谭体元等听从号令,为自己而战。
童容海威作福,想独吞朝鲜的功劳,毫不犹豫地杀死队友,这是极其可恨的。就这样,当“东归义军”与李秀成军团会员时,吉庆元告诉忠王事件的来龙去脉,揭露童容海的罪行。然而,李秀已经成为一个稳定的大局,所以他不得不糊涂。
忠实之王李秀成不仅没有惩罚童容海,还扮演天王,封他为主要将军,让他跟随江苏和浙江。1861年9月,太平军征服了杭州,童容海做出了最大的贡献。然而,李秀成对他并不放心,也没有把杭州留给他,而是让陈炳文、邓光明、钱桂仁等守城。
未能守卫杭州,童容海对李秀成非常恼火,于是纵兵掠夺了几天,就像强盗一样。李秀成在自述书中说:“军纪败坏,扰民害民,从童容海开始”。然而,童容海手里拿着一支重兵,李秀成不敢对他做任何事。
随后,童荣海继续东征,在攻打金山、奉贤、南汇等战役中立下功夫。为了制衡李秀成,洪秀把整本书封为保王安千岁(石达开旧部,第一个封王),所有这些都是“扶朝天军”。吉庆元、王海洋、谭体元拒绝接受,于是上演了天王:“看他平日多行不义,往往忘恩负义”。
这样,洪秀全就把“扶朝天军”拆开,让吉庆元、汪海洋、谭体元等离开童容海,加入侍王李世贤军团,在诸侯王之间制造摩擦。
“扶朝天军”被拆开,童容海非常恼火,有投降的想法。1862年6月,湘军悍将鲍超攻打宁国府,手持6万大军的童容海坐视不救。9月,童容海联系鲍超投降,看到皖南太平军处于劣势。
也许名声太差了,鲍超不愿意接受。为此,童容海偷袭广德,献给湘军作为会议仪式。因此,鲍超决定接受童容海及其6万军队的投降。因此,保王童容海成为第一个投降的太平军王子,在保护天国和平方面没有发挥作用。
清朝对他很满意,所以他被授予总兵官,也就是二品武官,并恢复了他的“洪”姓,让他认祖归宗。然而,从那以后,我没有看到关于他的记录。据估计,我回家隐居了。
童容海:太平天国保王带领6万军队投降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