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嘉八年(431年)出生于建康宫,被称为南平王。他在文帝朝历镇南豫州、豫州等地,在元嘉北伐中立有战功。后来,他进入朝鲜为抚军将军和领军将军,负责石城的防务。元嘉三十年(453年),刘硕支持元凶刘绍,与孝武帝刘军作战,先后被授予中军将军、南兖州刺史、录尚书事等职务。后来因为刘骏讨平叛乱,被迫投降,拜为司空,最后在当年7月被刘骏毒杀,23岁。追侍侍中,司徒,穆王。
主要影响
军事
宋文帝在元嘉二十七年(450年)发动元嘉北伐,三路并进。东路军由副将军、宁朔将军王玄谟、太子步兵、二将军、徐兖州刺史武陵刘军率领部后继合作;中路军由太子左卫率臧质、骁骑将军王方等攻打许昌、洛阳,刘硕率领部后继合作;西路军由雍州刺史随刘丹攻关。太尉江夏王刘义恭进驻彭城,统一调度三路大军。
在中路军方面,刘硕命胡盛之,到坦之分兵攻打汝南、上蔡,将攻打长社。长社守将鲁爽弃城逃跑。宋军攻克长社,随后命建王阳儿、张略进据小索城。魏将拓跋仆兰亲率2000步骑行,兵出大索城,阻击宋军,却被王阳儿击败。到坦之进占大索,荥阳豪强郑德玄、张和纷纷起兵响应。仆兰被迫逃到虎牢,追到坦之率部。刘硕命令刘康祖率军支援坦之,合军进攻虎牢。
[img]125364[/img]
中路军进展顺利,东路军惨败。北魏皇帝拓跋涛分兵五路,大举反击。永昌王拓拔仁率骑兵8万人,从洛阳南进,连克悬挂,项城,直奔寿阳。宋文帝担心刘硕被围,命刘康祖自虎撤军回防。刘康祖撤到寿阳附近的尉武,被魏军四面攻击,全军覆没。拓跋仁围攻寿阳,分兵袭扰马头、钟离等地。刘硕不得不坚守婴城,一直坚守到战争结束,最终保住了寿阳城。
文学
刘硕的诗相当高。在弱冠之前,他模仿了东汉十九首古诗的风格和形式。他写了30多首《拟古诗》,被时人称为“亚迹陆机”,梁元帝萧艺则称之为“胜于士衡”。现存只有《拟行行行行行行诗》、拟明月何娇娇诗、《拟孟冬寒至诗》、四首《拟青河草诗》都是思妇怀远的作品,一般表现出感伤和悲伤的情感。与陆地拟古诗相比,表现出更大胆、更直接的感情,突破了《古诗十九首》朴素、浅浅、近的风格,继承了其场景融合的特点。有些地方更悲伤。
据《乐府诗集》记载,刘硕在汉乐府《相逢行》(又称《长安有窄斜行》)中分别选取了最后六句,自创新题《三妇艳》。《燕》是魏晋大曲中的一个音乐术语,指的是音乐前的序引之曲。这个新问题当时没有受到重视,但在齐梁陈三朝却深受文人喜爱。王荣、萧统、沈约、王军、吴军、刘孝绰、陈叔宝、张正见等文学大师都争相模仿。
[img]125365[/img]
刘硕的整个青春都流连在贵族公子的骄傲生活中。因此,早期的许多诗歌反映了贵族公子悠闲的生活态度和心态,诗歌风格轻盈而聪明。然而,在后期的丧乱中,诗歌往往有更多的生活感,并表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南朝文学批评家钟荣在《诗》中将刘硕与刘军、刘红并列,并评论道:“孝武诗,雕文织彩,过于精准,为二藩希慕,见称轻巧。”
书法
刘硕工在书法理论家中列出了唐朝十代书法家窦法。其中,皇室刘氏有六个人:刘硕、武帝刘裕、文帝刘一龙、孝武帝刘军、明帝刘宇和海陵王刘休茂。他评论刘硕的书说:“南平休玄,笔力自全。年轻的牙齿结构是自然的。比夫鸟在春天,龙潜泉。傅彩卓尔,文字灿烂。”
刘硕在军事、文学等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