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恢从小就很聪明,七岁时就知道《孝经》和《论语》的大义,涉猎史籍,轻财好施。南齐东昏侯时,累官北中郎将外兵参军,前军将军主簿,其异母兄弟萧懿被杀时,萧恢随宗族藏匿,幸免。萧衍南下建康,萧恢率先归顺,被授予辅国将军,驻守破岗,以弹压三吴。南梁建立后,升任侍中、前将军,封鄱阳郡王。自天监二年(503年)起,他五次出镇南徐、营、荆、益四州,两次荆州刺史,并在朝中担任护军将军、宗正卿、领军将军等职。抚治州县,除害兴利,颇有声绩。官至使持节、散骑常侍、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荆州刺史,都督八州军事。萧恢死于普通七年(526年),享年五十一岁。追侍侍中,司徒,死后忠诚。
[img]124597[/img]
主要影响
弹压三吴:雍州刺史萧衍(即梁武帝)起兵反对东昏侯萧宝卷统治时,萧康率先在新林附属,驻扎破岗(连接建康三吴重要水道),以弹压三吴(会稽县、吴县、吴兴县)稳定局势。
抚治四州:南梁建立后,萧恢两次领导石头驻军,负责京畿道(石头城)的防卫。 自天监两年(503年)以来,萧恢五次出镇,历任南徐州、营州、荆州、益州刺史。在营州时,他埋葬了战争中死者的尸体,并派使者巡逻治理县,治理县;在益州时,他努力改革民弊,减轻人民负担。
[img]124598[/img]
历史评价
萧衍:风度开朗,器情凝质。爱情在弱岁,名誉克宣,从政,嘉猷载缉。(《鄱阳王恢诏》)
姚思廉:高祖远遵前轨,藩屏懿亲。至于安成、南平、鄱阳、始兴,都有名气,盖亦汉之间,平平。 (梁书)
李延寿:梁武远遵前轨,番屏懿亲,至于戚枝,咸被任命...安成、南平、鄱阳、始兴俱以名迹之美,盖也有梁间、平也。 (南史)
后人对萧恢的评价如何?他带来了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