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明白:孙权和孙策的读者,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再往下看~孙权称帝后,为什么只追封孙坚为皇帝?
三国时期,曹魏、东吴、蜀汉确定了三足鼎立的局面。曹丕称帝后,他把父亲曹操封为皇帝。事实上,这种做法是可以理解的。曹丕的成就完全取决于他父亲曹操的成就,但另一方面,孙权的做法有些不可预测。孙权称帝后,他只封孙坚为皇帝,但没有对孙策说。
[img]120734[/img]
孙权忘了封孙策吗?事实并非如此。即使孙权忘记了,东吴的满朝文武大臣也不会忘记。孙权的做法是故意的。他担心,如果孙策被封为皇帝,孙策的后代将享有继承王位的权利,这将直接威胁到他的继承。
孙权继位后,孙策并没有被封为皇帝。有人认为孙权的做法太不公平了。事实上,有这个想法是可以理解的。孙权的大部分江山都是孙策帮他打下来的。事实上,最重要的是江东六县。
正是在江东六县之后,才确定了东吴的地位。然而,江东六县是孙策打下来的。孙权可以称帝。正是因为孙策帮他种树。所谓前人种树,后人乘凉。作为前人,孙策为孙权种树,但孙策没有获得应有的社会地位和声誉。
然而,孙权可以成为东吴之主,他绝不是一个无能的人。正是在赤壁战争的影响下,他确定了三方对抗的局面。然而,赤壁战争中最重要的角色最终并不是孙权。周瑜和周瑜仍然是孙策留给孙权的孤儿大臣。孙权把孙策封为皇帝是很自然的。
[img]120735[/img]
然而,孙权并没有这样做。有人说孙权和孙策是兄弟关系。他不需要把他的兄弟封为皇帝。然而,在封建历史时期,兄弟去世后继承王位的现象很多。为什么兄弟继承王位后不能把兄弟封为皇帝?还是有一些自私!
如果孙权封孙策为皇帝,他担心影响自己王位的传承,那么这种想法就太狭隘了。孙策去世时才26岁。自从他去世后,他的弟弟孙权就掌握了吴栋政权,孙策控制吴栋已经30多年了。对吴栋来说,孙策的影响早已消失。
[img]120736[/img]
孙权可以通过30多年的时间证明自己的实力和影响力,清除孙策的“遗毒”。孙权可以把孙策封为皇帝,但他没有这样做。从某种程度上可以看出,孙权极其不自信。他对自己现在拥有的一切都有点害怕,甚至担心其中一个会突然变成泡沫。
这也是刘备和曹操在赤壁之战后联合挑拨直接影响孙权和周瑜关系的主要原因。公元266年,三国形势突变,司马家族改朝换代。司马炎逼魏元帝曹宏禅位后,西晋王朝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继位登基后,司马炎开始了一系列追封之路。他不仅追封了爷爷和父亲,还追封了叔叔为皇帝。从司马炎的做法来看,他的心胸完全高于孙权,人死如灯灭,所有的追封都只是给活人看的 ,但孙权作为一国之君,却懒得做表面功夫,实在是有些伤人。
特别是他和他的兄弟孙策是一脉相承的,他的国家也是孙策为他而战的。虽然孙权通过自己的努力奠定了三足鼎立的局面,但如果没有孙策的基础,他以后可能就不会那么顺利了。事实上,从孙权对孙策的做法可以看出,孙权有些敏感,注定了托孤大臣周瑜的悲剧。这可能是权利蒙蔽了人们的思想。
[img]120737[/img]
结论:当孙权站在最高点时,他感到寒冷,不能信任周围的人,他也在尽最大努力确保他的权利不受伤害,这也是人类的本性。但不能通过这种做法来评价孙权的性格,这是严格等级制度时期的一种独特现象。
孙权的位置是孙策传给他的 为什么孙权称帝后只追孙坚?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