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的味道来自赵郡苏氏。从小聪明,文才出名。20岁,举进士及第,授咸阳县尉,跟随著名将领裴行俭攻打突厥。武则天时期,历任中书侍郎、官部侍郎、同平章事,两次相位。武后强权当政时,明哲保身,避免得罪各方,做事模棱两可,时有“苏模棱”之称。神龙政变(705年)时,阿附张易之贬为眉州刺史,卒于任,葬于今栾城县苏邱村。
[img]119326[/img]
苏味与杜审言、崔融、李乔并称文章四友,与李乔并称苏李。它促进了唐代律诗的发展。这首诗是一部多应制的作品。《全唐诗》记录了16首诗。
人物生平
苏味道十几岁的时候,他和赵郡李邈以文辞著称,时而被称为“苏李”。唐高宗干封年间,举进士,转任咸阳尉。官员侍郎裴行俭爱自己的才华,恰逢征讨突厥,介绍为管记、行书令、表示启示。孝敬皇帝妃父亲裴居道重任左金吾卫将军时,访才子作谢表,托于苏味。苏挥笔而成,辞理精密,一时盛传于世。
武则天延载元年(694年)入朝为凤阁舍人、检校侍郎、同凤阁栾平章事。
[img]119327[/img]
证圣元年(695年),与张锡坐法下狱,张锡平静自如,而苏味则坐在地上,很少吃东西,紧张不安。武则天听了,把张锡流放到岭南,把苏味降职为集州刺史,然后复召为天官侍郎。
圣历(698-700年)初,复用为凤阁侍郎,与凤阁栾平章事。因改葬父亲,入侵村民墓地,使命过度,弹劾,贬为坊州刺史,迁至益州大都督府长史。后来,由于党的附属,他被降职为眉州长史,也被降职为益州长史。他死在上任道上,给了冀州刺史。栾城西北9公里后,是风水宝地。后来因为被鹿县(今鹿泉区)简单的崔氏家族守墓,到目前为止已经形成了一个村庄。因为葬苏的味道,顾名“苏丘”,为了避开孔丘,改名为苏邱,即今天的苏邱。
苏味:唐代宰相、诗人促进唐代律诗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