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早年进士及第,历任安定小尉、长安尉、监察御史、给事中、润州司马、凤阁舍人、林台少监等职。武周时期,依附张易之兄弟。在中宗年间,依附魏皇后和梁王武三思,官至中书令,特进,被称为赵国公。唐睿宗时,贬为怀州刺史,年老致仕。唐玄宗时,再贬滁州别驾,迁庐州别驾。开元二年(714年)病逝于庐州,终年70岁。
李乔生前以文辞称,与苏味并称“苏李”,与苏味、杜审言、崔融合称“文章四友”,晚年成为“文章宿老”。历史学家评论说,他们大多是贬义的。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李乔很少有才华,15岁精通《五经》,20岁考中进士。他第一次被授予安定县尉,因为他在制举考试中以甲等第一名被调任长安县尉,与罗宾王、刘光业同名,都以文章而闻名。后来,李乔调任三原县尉。
[img]119279[/img]
历职台阁
调露元年(679年),唐高宗派兵征服岭南永州、岩州(今广西)的僚族叛乱。当时,李乔监督皇家历史,奉命充当监军,随军南征,亲自进入象洞,宣誓朝旨,成功招募叛军。
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称帝,建立武周,提拔李乔为事。
长寿第一年(692年),狄仁杰、李思珍、裴宣礼等大臣被酷官诬陷谋反,下狱论罪。武则天命令李桥与大理少卿张德裕、侍御史刘宪一起审查此案。李桥上疏皇帝,为狄仁杰等人辨别不公正,因此违法,被释放为润州司马。
长寿二年(693年),李乔被召回朝廷,担任凤阁舍人,负责起草朝廷制高文件。
神功元年(697年),李乔代表天官侍郎,后来进入拜林台少监(即秘书少监)。
担任宰相
首度拜相
圣历元年(698年),李乔升任宰相,并授予与凤阁栾平章事。当时武则命运男宠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主编的《三教珠英》,引用了一大批世界知名的“文学家”参与修编。李乔和阎朝隐、徐彦伯、张说、宋问、崔坤和富嘉谟都在其中。
久视元年(700年),李乔改为栾台侍郎、同平章事,兼修国史。今年7月,天官侍郎张锡拜相。李乔是张锡的侄子,不适合和叔叔同居,所以被称为成均祭酒(也就是国子祭酒)。后来,李乔代表文昌左城,留在东都。
[img]119280[/img]
再度拜相
长安三年(703年),李乔再次拜相,担任文昌左丞、同平章事,不久又晋升为纳言(即侍中)。当时,张易之兄弟大肆招揽文士。李乔、司礼少卿崔融、凤阁侍郎苏味、林台少监王绍宗都以文才折节,依附于两扇门。
长安四年(704年),李涛改为内部历史(即中国书法令)。由于政府事务繁重,他多次辞职。武则天遂再次任命他为成都祭酒。今年11月,李涛被免去首相的职务,担任当地官员的尚书。
神龙元年(705年),唐中宗复辟,杀害张易之兄弟。李乔被贬为豫州刺史,起步前又贬通州刺史,但几个月后,他被召回朝中,授予官员侍郎,并封赞皇县男子。不久,李乔又升任尚书,进封县公。他邀请了大量的外籍官员(外籍官员不是正式编制的),希望以私人利益获得,希望重居相位,导致官僚泛滥,减少国库消费,全面选拔制度陷入混乱。
三度拜相
神龙二年(706年),李桥以官部尚书之职拜相,加授同中书门下三品。当时,徐都尉王同明谋朱臣武三思,结果事泄以谋反罪下狱。李乔参加了审判,却害怕武三思的威权,无所作为,导致王同娇冤死,天下称怨。今年7月,李桥进位中书令。由于权选混乱,他上疏引责辞职,并演奏了陈十多条时政得失。唐中宗认为李乔可以自陈失政,下诏安慰他,让他恢复官职。
神龙三年(707年),王子李重军发动兵变,杀死武三思父子,攻打宫城,最终战败被杀,史称景龙政变。当时,唐中宗和魏皇后在兵变时登玄武门避乱,而李乔则与杨再思、苏瑰、宗楚客、纪处呆拥兵二千人,屯在太极殿前,闭门自守。后来宗楚客指示事中冉祖雍,称前宰相魏元忠犯有大逆之罪。由于唐中宗的训斥,李乔也随声附和。
[img]119281[/img]
景龙二年(708年),李乔兼任修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进爵赵国公。
景龙三年(709年),李乔被免职中书令,改为特进(散步)、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当时宗楚客和纪处潜怀奸计,广结朋党。作为宰相,李乔以唯诺自保,对朝政无所改正。
晚年颠沛
唐中宗四年(710年)暴崩。魏皇后秘不发丧,连夜召宰相李乔、苏瑰、宗楚客等19人入禁,商量后事。当时,太平公主和上官昭容起草遗诏,命温王李重茂即位,魏皇后临朝理政,让相王李丹辅政。但宗楚客等韦氏亲信,以“嫂叔不通问”为由,建议削减李旦的辅政责任。只有苏瑰反对诸宰相,李乔等人一言不发。最后,李旦被削减了辅政的责任,韦氏以皇太后临朝摄政。李乔还密奏韦后,认为不宜将相王李旦之子李成器、李隆基等留在首都。
今年6月,李隆基发动唐隆政变,杀害魏皇后及其亲信党羽,将李丹为皇帝,历史上被称为唐瑞宗。7月,李乔被贬为怀州刺史,很快就老了。
唐瑞宗先天元年(712年)退为太上皇帝。王子李隆基即位,历史上被称为唐玄宗。他在宫中发现了李乔最初的手表,并向朝臣宣布。中国书籍命令张认为“狗叫尧,各有其主”,李乔的罪行不应追究。唐玄宗随后让李乔和他的儿子一起去虔诚的州。
开元二年(714年),李桥再次被监察御史郭震弹劾,被追究魏后之乱时“作为宰相,无法纠正”的罪责。虽然他已经成为一名官员,但他仍然被贬为滁州别开车。后来,李桥被改为庐州别开车。他很快就去世了,终年70岁。
李桥:唐代宰相历仕五朝,趋炎附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