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历史上孙邵是谁?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孙邵显然是东吴大臣,大多数人都会忽略它。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道能不能帮你拓展一些知识。

纪传体史书一直是根据人物的重要性和贡献来记录的。以《三国志·蜀书》为例,顺序如下:《刘二牧传》、《先主传》、《后主传》、《二主妃子传》、诸葛亮的传记。然而,最近读了《三国志·吴书》,却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作为东吴首相,孙邵没有传记!

[img]119155[/img]

北海士人,历仕孔融,刘友

孙邵是谁?恐怕很多熟悉三国的人也需要时间去思考。这个人从来没有出现在小说中,在正史中,这个人的记载只有五个字,加上裴朱。但说到这个人的职位,他是东吴的第一任总理。

孙邵是北海人,早年担任汉末文坛领袖,时任北海相孔融手下的功曹。孔融高度评价孙邵,认为他有“廊庙才”。看到北海人,相信有人会想起刘备早期身边的一个人物——孙乾。他也是北海人,姓孙。北海孙氏很有可能也是当地士族之家。

孔融适合生活在和平繁荣的时代。也许他会像李白一样用文学才能流传千古。然而,在汉末三国的乱世中,孔融根本站不住脚。北海国先后受到青州黄巾军和袁绍长子袁谭的攻击。孔融的军事才能不好,只能逃跑。后来,他被曹操征服,来到朝廷当官。

公元194年,孙绍跟随刘友到达江东。刘岱和刘友的兄弟不仅是汉朝的宗族,也是世界著名的学者。刘岱曾任兖州刺史,刘友被任命为扬州刺史。然而,不幸的是,刘友遇到了出生在天空中的孙策。孙策横扫江东。刘友被击败,不久就死了。这样,孙绍又失去了主君,加入了孙家阵营。

压力张昭,成为吴国首相

[img]119156[/img]

而权力统事,数陈便宜,以为应纳贡献,权力就从之而来。拜庐江太守,迁车骑长史。黄武初是宰相,威远将军,封阳羡侯。张文和暨艳演奏了这件事,邵辞职请罪,权力下令复职,63岁。-吴录

孙权掌权后,孙邵开始上台,他建议孙权与曹操搞好关系,孙权采纳了他的建议。后来孙权任命孙邵为庐江太守。庐江隶属于扬州,与曹操控制下的徐州相连。这一安排对孙邵来说更重要的是与曹操集团打交道。可能是孙邵在太守任上表现不错,结束后的第二年,孙权以车骑将军开府,孙邵被调到将军府担任车骑长史一职。

长史在东吴有着特殊的意义。孙策、孙权兄弟的第一任长史是名人张昭,后来又有张红、诸葛瑾等人先后担任过这一职务,可见其重要性。219年,曹操表演孙权为将军。此时,孙邵、张昭等人负责制定东吴的各种礼仪制度。222年,孙权就任吴王,江东大臣都认为丞相不是张昭,而是孙邵最终成为东吴首任丞相。

在孙邵担任总理期间,发生了一件事。张文和吉燕弹劾了他。孙邵请求辞职感谢他的罪行。孙权释放了他,让他当总理。因为记录太简单,连张文弹劾孙邵的原因都没有说清楚,只是凭空记录了开头和结尾。我不知道中间发生了什么,这真的很令人困惑。

公元225年,孙邵去世,死于严肃,顾勇继任总理。从公元222年到公元225年,孙邵只担任吴总理三年。张赵也足够沮丧,最初被孙邵压制,后来被顾勇接任总理。可以看出,孙权对张赵投降曹操感到担忧。

为什么孙邵没有被立传?

志林说:吴之创基,邵为首相,史无其传,偷常怪之。问问刘声叔。声叔,博物君子也,云:推其名位,自应立传。

项竣、丁孚时已注明,此云与张惠恕不能。后韦氏作史,盖惠恕之党,所以不见书。

事实上,孙邵并没有被立传这个问题,早在很多年前就有人提出了疑问。裴松之引用于喜的《志林》提到了这样一个原因。于喜对孙邵无传感到困惑,于是问了一个什么都懂的刘声书。刘声书这样回答:按照孙邵的地位,当然要立传。项竣和丁孚最初的作品《吴书》已经注明了,但后来魏曜编了吴书。因为魏曜和张温是一党,张温和孙邵不和,孙邵没有立传。

除此之外,我个人认为孙邵可能还有以下几个方面没有被立传:

[img]119157[/img]

首先,孙邵自己也有问题。根据历史记载,张文和暨燕是一个更诚实的人。例如,诸葛亮曾评论张文“他太清楚,善恶太多”,这意味着张文是一个眼睛里不能揉沙子的人。暨燕诚实正直,喜欢以儒家伦理为基础,没有人物,也有这样的性格,暨燕被迫自杀。

由于张文和暨燕不是一个小人物,而是一个直率、黑白分明的人,他们肯定不会无缘无故地弹劾总理孙邵。孙邵的反应也很奇怪,没有任何辩护,直接“辞职请罪”,这让人们似乎有一种自我认识的感觉。孙权也命令孙邵复职,孙邵似乎确实有问题。

第二,孙邵更像是一个过渡人物。孙邵担任总理时,孙权只是吴王,没有称帝,只担任总理三年。孙邵之后,吴国的总理顾勇、鲁迅、布齐,似乎比孙邵更有分量,这可能也是孙邵没有立传的原因之一。

陈寿《三国志》的东吴部分主要来自魏昭的《吴书》。《吴书》中没有孙邵的记载,所以陈寿很难为没有米饭的女人做饭。总之,本应在《三国志》中立传的孙邵在史书中消失了。然而,除了《志林》,我们不知道为什么孙邵没有传记。


历史上孙邵是谁?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历史上孙邵是谁?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

  • 凌统简介 三国时期,东吴顶梁柱偏将军凌统生活
  • 凌统(189-237,一说217),吴郡余杭(今浙江余杭)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凌操之子,名气少,为人有国士之风,在多次战役中表...

  • 揭秘:曹操为什么不选曹植作为魏国的继承人?
  • 曹操下密令询问一些重臣的意见,以便册立太子。崔燕于是公开回答:“盖闻春秋之义,立子以长,加五官将仁孝聪明,宜承正统。颜...

  • 多情吕布一生中最大的错误:误以枭雄为兄弟
  • 吕布不是那种只能留在妻子石榴裙下的奶油小生。吕布一生纵横,多年来分居州县。他是徐州牧的官员,省部级高级官员,军区总司...

  • 王军灭了三国东吴?这位顽固的主兵不血刃地统一了江南
  • 红农湖县(今河南灵宝西南)人王军,出生于世代二千石官家,属世袭权贵子弟。王军的生活充满了戏剧性的变化。早年的王军虽然机...

  • 诸葛亮最大失败:诸葛亮怎样错过最好的消灭曹操机会
  • 三国期间,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曹魏,名将魏延提出了著名的子午谷奇谋:打算由魏延亲自率领万余精兵从子午谷快速赶到达长安,一...

  • 刘禅是阿斗?事实上,三国中唯一一个输掉世界的人是独一无二的
  • 乐不思蜀讲述了三国时期刘备儿子刘禅的故事。直到今天,“这里乐,不思蜀”这句话一直被后人视为窝囊废的代言人。 以下是《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