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河东裴氏(中眷裴氏)。初以门荫,授兴宁陵丞,调任大理寺丞,澄清边将萧克济谋反案件。迁吏部员外郎,徐州刺史。唐肃宗即位,向事中、尚书右丞、吏部侍郎致敬。被宰相萧华推荐,拜门下侍郎,同平章事,成为宰相。唐代宗即位后,奉命安慰副元帅仆固怀恩,迁太子少傅,集贤院待制,拜官部尚书,右仆射,封河东郡公,负责选才,留在东都。唐代宗大历十年(775年)去世,享年八十五,被授予司空,并被称为“贞孝”。
[img]116642[/img]
人物生平
裴遵庆,字少良,江州闻喜县人。他从小努力学习,博览群书,胸有才华却不露,不参加科举。年纪大了,才因上辈的功劳被任命为兴宁陵丞,后调任大理丞。边境将领萧克济敦促劳动严厉暴虐。服务员说了他的坏话,有关部门应该根据叛乱来判断他的罪行。裴遵庆说:“他们说财产不能招聘,勇气不能说服公众,他们怎么能叛逆呢。因此,十几个姓族的生命得到了保存。他多次升职,历吏外郎,判南曹。天宝年间,每年有成千上万的人参加科举考试。裴遵庆生性能敏捷,阅卷评选,详细而不苛刻。当时,他认为自己是官方部门的第一人。
唐肃宗时,他任吏部侍郎。萧华为宰相,多次推荐他,于是拜相,任命他为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img]116643[/img]
唐代宗初年,仆固怀恩不听命令。裴遵庆皇帝慷慨大方,任重臣。他派他去宣诏慰问。仆固怀恩接受诏书后,准备去北京朝拜,后来被他的部长范志诚劝阻。当时皇帝逃到陕郡,裴遵庆抽身赶到皇帝驻地。皇帝回到首都后,将他提升为王子少傅。后来,他被免职,被调到官部尚书。作为尚书的右仆,他被选为官员。皇帝优待他年迈,并派人到他家宣读任命。当时,人们认为这是一种巨大的荣耀。
曾经有同族兄弟的儿子疯了,告诉他计划叛乱。皇帝知道他在胡说八道,不追究他的搁置。他天生善良正直,老了以后更加谨慎。每次我推荐一个有才华的人,我都会感谢他。他认为这是一种耻辱。劝诫被采纳了,他去宫里更加谨慎。即使他的亲戚很亲近,他也只知道自己经常写作,但他不知道自己说了什么。
大历十年(775年),裴遵庆去世,年近90岁。(神道碑85岁)据说他当郎官的时候写了《王政记》,讲述了古今的政治制度。有见识的人知道他有宰相的器量和才华。
裴遵庆:唐代宰相,天性善良正直,年老后更加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