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缙出生于河东王氏,从小就很好学,与王维俱闻名。进士及第,授侍御史。协助著名将军李光碧平定安史之乱,历任太原尹、河南副元帅、河东节使,拜门下侍郎、同平章事。附和权臣元载,贬为括州刺史,累迁太子宾客、分公司东都。建中二年(781年)去世,82岁。
王缙文笔泉源,善草隶书,功超薛姬,书写《玄宗哀册》、《送兵部尚书王忠思神道碑》。遗作不多,散文只有表、碑、册等。崇尚佛教,诗风与王伟相似,平淡清新。生活事迹包括在《金石录》、《两唐书》、《本传》和《书笔记》中。
[img]115060[/img]
人物生平
科举及其次,任侍御史、转兵部员外郎等官。“安史之乱”期间,任太原少尹协助李光碧守卫太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和战略,受到舆论的重视。他被提升为刑部侍郎,曾两次担任宰相。
历任河南省副元帅、服务中、使持节、都统河南、淮西、山南东道、东都留守、河东节使、太原尹、北都留守等军事重要职务,以“微高”、“无益时事”、不要因为“无功增秩”等原因自卑,放弃高位和兼职。太原少尹任,纪律严明,从严治军,太原老将王无纵、张奉璋等到以军法处斩,全军将校再也不敢玩忽职守。
“安史之乱”平息后,兄弟王伟因被安禄山俘虏而接受审查。我真诚地要求免除我的官职来赎罪我的兄弟,这样我的兄弟王伟就可以从宽处理了。兄弟之间的友谊受到了世界的高度赞扬。
[img]115061[/img]
晚年,作为宰相,面对权臣元载的专横行为,他不敢打架,而是事事附和。大历十二年(777年),元载被判刑后,被贬为括州(今浙江丽水市)刺史。之后被召回为太子宾客、分公司东都,直至死亡。
轶事典故
王缙一生都相信佛教。当他担任首相时,他大兴佛教。新唐书记“素奉佛,不吃肉,晚节尤谨”,甚至劝说代宗皇帝李豫信佛。
王缙:唐代宰相、书法家,从小就好学,与王维俱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