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鸿渐出生于濮阳杜氏,进士及第。起家延王(李芬)参军,迁大理司直,出任朔方军留后。安史之乱时,参与支持唐肃宗,授兵部郎中,历任兵部侍郎、河西、荆南节度使,入为尚书右丞、吏部侍郎、太常卿。负责建设泰陵、建陵、封光禄大夫、卫国公。广德二年(764年),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大历元年(766年),出镇西川,担任剑南西川节度使,镇抚崔之乱,实行姑息之政。大历二年(767年),入为门下侍郎。大历四年(769年),病逝,时年六十一,追太尉,文宪。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杜鸿渐年轻时敏悟好学,后考中进士,初授延王府参军。天宝末年,杜鸿渐迁至大理司直,担任朔方军留后、度支副使。
[img]115056[/img]
迎立肃宗
到德元年(756年),安史叛军强迫长安。唐玄宗西逃入蜀,皇太子李亨则北上平凉。杜鸿渐与朔方军僚属魏少游、崔奕、卢简金、李涵等商量:“平凉不是聚兵之地,要想取胜,一定要去朔方。如果我们以太子为主,聚集河陇兵力,联系回河,同时征召北方劲骑,南下平乱,可以收复二京,羞辱国家,向明主汇报,安定下来的人民。杜鸿渐于是起草了表章,陈述了朔方军的军资力量,让李涵赶到平凉。李亨喜出望外,决定去朔方。
不久,杜鸿渐来到平凉北部的白草顿迎接李亨,并在安慰士卒时对李亨说:“朔方军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灵武是一个使用武术的地方。现在回复,吐蕃,县拒绝从小偷。虽然一些县被叛军占领,但他们也希望回到法庭。宫殿在朔方整顿武器,然后向南挥手,将能够摧毁叛军。”李亨深深地同意了。
同年7月,李恒到达灵武。杜鸿渐劝说裴冕等人,请李恒为皇帝服从民心。起初,李恒拒绝了,但由于杜鸿渐五次上表,他不得不同意。杜鸿渐亲自安排了登基时的礼仪。不久,李恒继位为唐肃宗。杜鸿渐被授予兵部郎中,管理中书舍人事务,后晋升为兵部侍郎。
累职拜相
到德国两年(757年),杜鸿渐担任御史大夫,担任河西节度使、凉州都督。同年10月,唐军收复了两京。唐肃宗再次任命杜鸿渐为荆州大都督主任史、荆南节度使。
乾元二年(759年),襄州将领康楚元、张嘉延叛乱,驱逐刺史王政,占领襄州。不久,张嘉延南袭荆州,杜鸿逐渐弃城逃亡。李州、朗州、霞州、归州等州的官员听说杜鸿渐逃跑了,吓坏了,纷纷逃进山谷躲藏。 叛乱后,唐军平定了。
[img]115057[/img]
上元元年(760年),杜鸿渐被征拜为尚书右城,后任吏部侍郎、太常卿。宝应元年(762年),唐玄宗、唐肃宗相继去世,唐代宗继位。杜鸿渐还担任礼仪使,负责建泰陵和建陵,授予光禄医生,封卫国公。
广德二年(764年),杜鸿渐拜相,担任兵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不久又晋升为中书侍郎。
出镇西川
永泰元年(765年)10月,剑南西川兵马使崔飞占领成都,杀死节度使郭英毅,声称节度留下。琼州衙门将杨子林、剑州衙门将军李昌出兵攻打崔,蜀地形混乱。
大历元年(766年)2月,唐代宗命杜鸿渐担任山南西道剑南东川等道副元帅、剑南西川节使,前往西川平乱。但杜鸿渐却胆小,沉迷佛教,不喜欢军事。到达成都后,他害怕崔的兵势,不敢问罪。相反,他要求朝廷授予崔为节度使。当时吐蕃入侵,关中混乱。唐代宗别无选择,只能授崔夫为西川行军司马,又授柏贞节、杨子琳为刺史,让他们罢兵归镇。
复居宰辅
大历二年(767年),杜鸿渐要求入朝,并推荐崔为西川兵马留下。不久,唐朝宗召杜鸿渐回京,任命崔为成都尹、剑南西川节使。杜鸿渐入朝后,被罢免为山南副元帅,再次担任宰相,改为门下侍郎。
大历三年(768年),杜鸿渐担任东都留守,担任河南、淮西、山南东道副元帅。他仍然保留着同样的职位。他说他病了,要求退休,并得到了唐朝宗的批准,所以他没有去洛阳。
大历四年(769年),杜鸿渐病逝,终年61岁。唐朝宗废朝三日,追太尉,赐文宪。
杜鸿渐:唐代宰相,他一生有什么样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