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炎早有文名,进入河西节度幕府。唐代宗时,历任兵部郎中、山南副元帅判官、礼部郎中、知制高、中书舍人,被宰相元载提拔,迁吏部侍郎。元载被杀后,贬为道州司马。唐德宗李适即位后,被宰相崔佑甫推荐重新入朝,官至中书侍郎(后调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后来被宰卢齐陷害,调任左仆射,又贬为崖州司马,立即被判刑死亡,时年55岁。唐德宗年间,杨燕参与了财税改革,特别是创立了两项税法,对中唐政局发挥了积极作用,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他必须报复,党附元载,陷害刘晏,这也引起了争议。 它的文集大多已经丢失,但仍有几首诗传世。
轶事典故
福祸相倚
据《新唐书》记载,杨燕从道州被召回首都时,家人不得不抛弃他被贬期间使用的低级官服和木简。杨燕阻止了他们,认为他面前的财富暂时是不可能的。果然,杨燕再次被贬,仍然穿着道州的官服。
丹青之能
《太平广记》引用《唐画断》称,杨炎擅画松石山水。起初,他只是个隐士。虽然他有才华,但他没有参加科举考试,也没有出来当官。他曾见过卢黄门,他在宫里做事,受到了慷慨的款待。卢黄门知道他擅长绘画,想让他画一幅画,不好意思开口。杨炎要告别回家,卢黄门真诚地挽留了他。得知杨炎家在洛阳,生活很艰难,缺衣少食,卢黄门心里很不安。他暗中派人带着几百千块钱去洛阳杨炎家,供家人日常使用,并带回家书给杨炎。杨炎很感动,不知道怎么报答。这时卢黄门说他想请杨炎画画,传给后人很好的收藏,但总是不好意思说。杨炎听后,立即答应下来。为卢黄门画山水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画中的松石云等物像,就像把大自然中的真实物体移到画中一样,人们从未见过这么好的山水画。根据《唐画断》的评价,杨炎的画作堪称稀世珍品(妙上品)。
[img]114848[/img]
按,传世本《唐画断》与传世本《太平广记》中的引文文字略有不同。
他没有还崔清官
《太平广记》曾引用崔朴在续定命录中讲述的故事。 据崔朴介绍,杨炎从户部侍郎被贬到道州当司户参军时,出朝堂,骑马同行,连回家的机会都没有。杨炎的妻子以前病过,杨炎担心她的坏消息,病情可能会突然恶化。当晚,杨炎到达蓝田,蓝田县尉崔清(崔朴之父)正在主持驿站公务。杨燕求见崔清,对崔清说:“我出京时,妻子病得很重,如果知道我被判罪,后果不堪设想。如果你想请我一天的病假,我可以写一封信寄给我,以缓解两个地方的烦恼,等待妻子的消息,然后出发,好吗?崔清同意了。邮政知事吕华认为这是不可行的。崔清坚持帮助杨燕,然后为杨燕请假,拿出2000文的工资,买了一个毛毡,做了一辆温暖的车,带人去杨燕家接他的妻子,第二天白天到达蓝田,夫妻可以同行。不仅如此,崔清还资助杨炎的工资数千文,补贴他出京以来的费用。杨燕非常感动,拉着崔清的袖子让妻子出来见面,说:“这是崔十八郎,我们不能忘记他的生死,不需要多说。”
两年后的秋天,杨炎在江华被重新使用为宰相。他回到首都边境的驿站,主动询问崔清的消息。两人见面时,杨炎不让崔清行礼,并与崔清并马而行,问崔清:“你的才华,为什么不呢?我现在可以强烈推荐你,御史或者建议医生,随你选择。崔清谦虚退让,不想侥幸升官。杨炎又说:“别担心,有什么想法就说吧。崔清说:“当一个小小的建议者很清闲高贵,我敢抱着这个希望吗?杨炎满口答应,临走时主动承诺以一月为期。出乎意料的是,杨燕被送给杨燕骡子或资助其行李的另外两名官员得到了回报,只有杨燕和崔清约定的事情没有消息。崔清离开蓝田县尉任职后,还特意去杨炎家见他。杨炎第一次见到崔清还是很开心的,留他坐了很久,却没有提到推荐他的事。十几天后,崔清又去了他家,杨炎已经露出了冷淡的表情。崔清再也不去了,不再把杨炎的话放在心里。
[img]114849[/img]
两年后,杨燕再次被贬到崖州。路过蓝田时,他叹了口气,为崔清感到难过。他让人们邀请崔清见面。崔清生病了。杨燕羞愧地自责说:“我该死了,但我没有报答崔清的官职。”
人物评价
李适:①托文艺,累登清贯。虽然被贬居荒服,但虚称犹存。第一次来到万邦,思弘大化,务非次,招聘时尚。拔出郡佐,登上鼎司,独委心,信任无疑。但不想全心全意,敢为奸甲,进邪丑正,既伪又坚,党援因依,动涉情故。法败度,忽上行私,苟利其身,不顾国家。内无训诫,外有交通,纵肆欺诈,以成赃贿赂。询问它的事迹,本末乖谬,蔑恩弃德,负我有多深!考状议刑,罪在难宥。 ②杨炎以童子视我,每一个论事,我都能玩得开心,与之往复问难,即愤怒而辞职,观其意以我为不足和言故。所以交不可忍,非由枸杞也。 ③杨炎的论事也有可采,而且气色粗傲,难以勃然怒,无复君臣之礼,每见令人愤怒。
李肇:自张曲江以来,首相一直称房太尉和李梁公为重德。德宗朝时,崔太傅尚用,杨崖州尚文,张凤翔尚学,韩晋公尚断,这是一种暂时的风格。
朱景玄:气标王韩,文敌扬马。画松石山水,出于人之表。
张彦远:①帅气的风格,清爽的表情。山川秀美,高奇雅赡。②余观杨公山水图,想见其为人,魁岸洒落也。
《旧唐书》等《旧唐书》:①炎崔佑甫的规则,怒段秀实之直,报恩报怨,以私害公。三子(杨炎、元载、王缙)咸文章,殊乖德行。 [111] ②载、缙、炎、准,交相附会。《左传》有言,贪人败类。
与杨炎有关的轶事有哪些?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