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朱元璋有多勤政?从登基到死亡没有休息一天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勤奋的皇帝之一,朱元璋从登基到去世都没有休息过一天。那他为什么这么勤奋呢?让我们给你详细介绍一下,然后往下看~

在遗诏中,他说:“三十有一年,忧危积心,日勤不怠。”据史书记载,从洪武十八年(1385)9月14日至21日,朱元璋在八天内审批阅读了1660件内外各司奏札,处理了3391件国家事务计划,平均每天阅读200多件,处理了400多件国家事务。只有在这一端,我们才能想象他有多勤奋。

朱元璋的节俭也是历代皇帝的巅峰。当了皇帝后,他每天吃早餐,“只用蔬菜和豆腐”。他用的床上没有金龙,“和中人家的床没什么区别”。当他命令工人为他制造汽车和轿子时,他应该用铜代替所有应该用金子的地方。

[img]114218[/img]

朱元璋还命令人们在宫中开一片荒地种菜。洪武三年(1370)正月的一天,朱元璋拿出一张被单给大臣们传示。大家一看,都是用一小块丝绸缝成的百纳单。朱元璋说:“这件衣服遗留下来的,以缉为被,犹如抛弃。”

朱元璋也非常珍惜民力,提倡节俭。即位后,他在应天修建了一座宫殿,只是为了坚固耐用,而不是为了巧妙和华丽。他还让人们在墙上画了很多历史故事来提醒自己。按照惯例,朱元璋使用的汽车舆论、器具和其他东西应该用黄金装饰,朱元璋下令用铜代替。主管官员报告说,他不能用很多黄金,但朱元璋说,他并不吝啬这些黄金,而是提倡节俭,他应该是一个榜样。

在朱元璋积极措施的推动下,农民生产热情高涨。明初农业发展迅速,元末农村破碎景象发生变化。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明代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朱元璋的养生政策巩固了新王朝的统治,稳定了农民的生活,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朱元璋认为,“安全治乱,在于能否谨慎。“自过去有国家的人,没有不以勤而兴,以逸而废。勤与逸,理乱盛衰也系。他还举了元世祖和元顺帝一正一反两个例子来证明:“昔元世祖东征西讨,混一华夏,能勤于政事。至顺帝偷懒荒淫,天厌人离,然后丧亡。“既然勤奋与否有如此重要的关系,每个官员都应该认真思考,给予足够的关注,不能粗心大意。

[img]114219[/img]

他多次训诫各级官员要兢兢业业,克勤克慎,要“居安思危,处治思乱”,不要贪图安逸和工作。他对自己也有同样严格的要求,他认为:“人君体天之德,孜孜不倦,则事日修。若怠惰奢肆,则政衰教放松。朱元璋在勤奋政治方面确实起到了榜样作用。他即位后,总是兢兢业业,亲自临朝预政,不仅日视三朝,还“时召大臣在便殿裁决妾政”。据《天皇玉牒》记载,他“四鼓而兴,未明而朝,日光开始罢。

稍微和诸儒讲经史,下午复听政,甚至昏昏还宫。降寒甚暑,不尝少变。身体或不豫,也强出视朝。凡有陈论者,无论谦卑,都会被引用。四夷有小警察,则终夜不眠,深思消患之宜”。朱元璋自己也说:“自从我即位以来,我一直在努力鼓励自己,未旦即将到来,有时还会回宫。晚上不能坐在座位上,穿上衣服,或者仰望天空,看到一颗星星失去次数,即忧虑,或者衡量民事,有一个速行者,第二笔记,等待送货”,真的达到了忘记吃饭和睡觉的地步。


朱元璋有多勤政?从登基到死亡没有休息一天朱元璋有多勤政?从登基到死亡没有休息一天

,,,,,,,,

  • 胡蓝之狱看朱元璋的残忍:明太祖朱元璋的极端统治
  • 朱元璋起自微寒,做了皇帝以后,能够不隐晦他的出身,显示出他作为最高统治者的信心。但是,他的微寒身世和残酷斗争的经历,...

  • 福王朱常洵是怎么死的?朱常洵生平事迹简介
  • 朱常洵,是明神宗朱翊钧的第三个儿子,生母是明神宗宠妃郑贵妃,明光宗朱常洛是其异母兄长。明光宗朱常洛的母亲王恭妃原本是...

  • 建文帝朱允炆最后结局如何?建文帝是怎么死的
  • 关于朱允炆的结局结局目前主要有三种说法: 其一,是与他的皇后一起被烧死在皇宫中。当时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攻入皇宫,宫...

  • 揭露明朝徐达的死因:为什么墓碑比朱元璋高?
  • 徐达一生中留下的最大谜题是他的死。这样的版本是众所周知的。据说朱元璋成为皇帝后,害怕开国功臣会抢走他的天下,于是他下...

  • 从叛军到明朝最后的忠臣:可歌可泣的一生
  • 崇祯皇帝的自杀标志着以崇祯为首的明朝统治的结束,但大明还没有完全死亡。当时,江南地区仍在朝廷委派的官员手中。他们仍...

  • 从暴发户到阶下囚的明朝将军石亨:石亨是怎么死的?
  • 渭南人石亨(-1460年)。明朝将领,官至太子太师,封忠国公。 早年抗击瓦拉,颇有战功。后来景泰八年(1457年)发动夺门之变,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