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秀,公元224年出生,字季彦。河东县闻喜县(今山西省闻喜县)人。魏晋时期著名大臣、地图学家、东汉尚书令裴茂之孙、曹魏光禄博士裴潜之子。
[img]113958[/img]
裴秀出生于名门望族“河东裴氏”,从小勤奋好学,有文才,品德好。裴秀的母亲出身低贱,但裴秀很优秀,所以来来往往的客人都会向裴秀的母亲致敬。时人称赞裴秀是“后进领袖”,
裴秀刚进入仕途时,在度辽将军吴丘节的手下当官,后来吴丘节把裴秀推荐给曹爽将军,裴秀就成了曹爽的下属。
但就这样,“高平陵事变”爆发,曹爽被杀后,裴秀作为曹爽的官员被免职。但很快就被司马家族复用,后来担任司马昭司马,参与军国政策规划,迁任散骑常侍。公元258年,因参与平定诸葛诞叛乱,转任尚书,入封为鲁阳乡侯。公元260年,由于帮助司马昭立曹壮为帝,再次入爵为鲁阳县侯,升任尚书仆射。公元264年,裴秀因帮助朝廷修改官制而被封为济川侯。
裴秀最重要的贡献是帮助司马炎获得司马昭的信任,成为王子。司马炎成为皇帝后,裴秀被任命为左光禄医生,并被任命为巨鹿县公,食城3000户。
当时,朝鲜大臣两次弹劾裴秀,称他有“占领官方稻田”等罪行,但司马炎没有惩罚他,并庇护他说裴秀为王室做出了贡献,一个小问题无法掩盖他的功劳。
除了裴秀帮助他建立储位并登基为皇帝外,司马炎还重视裴秀确实是一位能干的大臣。他不仅能在关键时刻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在各个方面都有天赋。他精通儒家思想,知识渊博,熟悉礼仪和法律。他是晋朝急需的人才。
[img]113959[/img]
与此同时,裴秀作的《禹贡地域图》开创了中国古代地图绘画。被科学史学家李约瑟称为“中国科学绘画之父”。为此,中国设立了中国地图学界最高奖项“裴秀奖”,联合国天文组织还将月球正面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裴秀环形山”。
司马炎总结了裴秀一生的成就,“先帝登庸,赞事前朝。我受明命,光佐大业”,也就是说,他为司马昭和司马炎两代君王做出了巨大贡献。唐朝大臣方玄龄的《晋书》说,裴秀“声盖朋僚,称领袖”。看着裴秀的一生,他真的用自己的知识和德操成为了朝臣的领袖。
公元271年4月3日,裴秀吃了冷食后误喝了冷酒,不幸去世,终年48岁。裴秀死后,司马炎非常遗憾,给了他很高的评价,并被称为“元”。
裴秀出身于什么?历史上他是什么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