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三国是一个分裂混战的时代,攻城掠地是必不可少的。们就来盘点一下三国时期的四大经典守城战。一些不为人知的年轻人靠少量的兵力坚守城市,从而名存青史。
一、郝昭千人守陈仓,诸葛亮数万大军不能破。
诸葛亮在中国人眼里几乎被神化了。他知道天文学和地理,无所不能。但你能想象诸葛亮率领成千上万的军队,但他不能攻击只有1000多名守军的陈仓城吗?然而,事实就是这样。据《三国志》记载,郝昭和诸葛亮日夜攻击,拒绝了20多天。他们不能下去救兵,所以他们退出了军队。
据记载,公元228年,诸葛亮第二次北伐,结果被郝昭据陈仓城下。劝说失败后,诸葛亮率军攻城,先后用梯子、火箭、冲车、隧道等方法,被郝昭一一破解,攻城不下。持续了20多天,直到魏军援军费耀率军到达,诸葛亮别无选择,只能撤军。战后,郝昭因善于守城,被魏明帝封为关内侯。
[img]113419[/img]
郝昭之所以能够成功阻止诸葛亮的进攻,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后,曹真预计诸葛亮一定会攻击陈仓;第二,陈仓城建得很坚固;@ 郝昭应对得力,诸葛亮虽有几万大军,却无法攻占陈仓城。
二、张辽800骑兵大破孙权十万大军
张辽更出名,不仅让孙权背上了“孙10万”的绰号,也成为了东吴的民间传说。张辽是合肥,一座让孙权梦寐以求的城市。张辽、乐进、李典、7000兵马驻扎在合肥。
建安20年(215年)8月,孙权率领10万大军入围合肥。张辽审时度势。根据曹操远征汉中,合肥缺乏后援的现状,他进行了分析,提出在合肥被孙权大军完成合围之前,他会率先进攻,“折其盛势,以安心”,然后他就可以守住城市了。因此,张辽当晚募集了800名敢于出城迎战的精锐士兵,打破了吴军,挫败了吴军的锐气,稳定了城市的军心。
三、霍俊数百人,坚守嘉萌关一年多
霍军从刘彪那里投靠刘备。建安17年(公元212年),刘备进入贾萌,准备回到南方攻击刘章,留下霍军守卫贾萌城。张鲁得知后,派杨丝诱使霍军一起守城,试图夺取贾萌。霍军知道有欺诈行为,对杨丝说:“你可以得到我的头,但你不能得到这座城市。”杨丝别无选择,只能退休。
刘璋还派扶禁、向存等领万余人,阆水围攻嘉萌,嘉萌城是当时刘备在蜀中唯一的根据地,是刘备的后面。霍军率领士兵坚守,一年未能攻下,其实嘉萌城只有几百名霍军士。在对方疲惫的时候,霍峻选出精英,等待机会出击,大破刘璋军,趁机斩首。霍军只有几百人,坚守贾萌关一年多,还完成了反击,斩断了刘璋将领,真是经典。
[img]113420[/img]
四、罗宪坚守永安六个月
罗宪不熟悉这个名字,但他是三国后期著名的守城将军。司马炎评价他为“宪忠烈果毅,才华横溢的战器干”,可见他的欣赏。罗宪一直被任命为守卫永安。永安是蜀汉的东南大门,是战略之地。刘禅投降后,罗宪也降魏。这时,东吴借救援机会派盛曼攻打永安,被罗宪打败。
公元264年钟会之乱,东吴派出协会进攻,然后被罗宪打败;大多数东吴督促陆抗亲自带领军队进攻。这时,城市里的瘟疫盛行。罗宪发誓要死,坚守永安六个月。直到援军到达,陆抗败退,永安之围才解除。可以说,前后三次永安攻守战,成就了罗宪南方擎天一柱的英名。
郝昭、霍军和罗宪在三国几乎没有名气,但他们以少量军队坚守城市而闻名于世。即使是诸葛亮、孙权这样的人,也没有办法面对坚城和顽强的守军。他们真的做到了“一夫当关,万夫不开!”
汉末三国时期爆发了哪些守城战?结果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