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是中国从西汉末年开始建立的以洛阳为首都的王朝。经过汉明帝和汉章帝时期的“明章之治”,东汉进入了一个繁荣的时代。当事物的繁荣达到顶峰时,它就会变成衰落。汉朝和皇帝之后,东汉开始走向衰弱的道路,从桓灵的第二个皇帝到东汉末年,然后是另一个大乱世。
公元189年,汉灵帝死亡。由于灵帝死前没有建立王子,董太后和何皇后两大权力集团在皇室内争夺王位继承人。最后,刘辩继承了皇位,即汉少帝。之后何太后临时主持朝政,但她既没有权谋,也没有背景,何进是一位真正掌握朝政大权的将军。何进掌权后,他开始广泛招聘20人,如何、荀攸、河南人郑泰。他被任命为北军中侯,荀攸为黄门侍郎,郑泰为尚书,都是自己的心腹。
[img]112558[/img]
信阳开封人郑泰,字公业。他的高祖父郑众和五世祖郑兴都是东汉时期的名儒。他年轻时才华横溢,喜欢与英雄交朋友,在山东闻名。郑泰以其良好的家庭背景和声誉,被县列为孝廉。当时三公府派人征辟他,用公交车迎接他,但郑泰没有动心。何进辅政后,郑泰选择召入朝鲜。之后,何进秘密谋杀宦官,并计划召集前将军和并州牧东卓到北京协助。郑泰觉得董卓残忍、忠诚、雄心勃勃,不能当后援。然而,何进仍然邀请董卓到北京,而不听劝告。郑泰放弃了官员,离开了。
何进被杀后,董卓进京篡夺了东汉王朝的大权,他执掌朝政自封相国,更废立皇帝,将郑泰拜为议郎。东卓的恶行引起了山东各诸侯的反抗。天下诸侯形成联盟共讨董卓,推荐袁绍为盟主。董卓计划在初平第一年(190年)第一个月领兵对抗讨伐军。此时,郑泰并没有选择跟随董卓,而是为关东军提出了建议。他担心董卓有很多军队和士兵,所以他说他反对出兵。他说关东的将军都不是军事天才,他们根本不是董卓的对手。听了这话,董卓让郑泰为将军,带领所有军队与讨伐军作战,但最终,董卓收回了郑泰的兵权,改拜议郎。
[img]112559[/img]
郑泰与荀攸、何青合谋暗杀董卓,但秘密泄露。最后,荀攸、何青等人被捕下狱。幸存下来的郑泰选择投靠袁术,被上表为扬州刺史。他死在上任的路上,享年41岁。
郑泰的出身是什么?他最后的结局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