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遘(gòu)(-887年),字得圣,祖籍南兰陵(今江苏武进),唐朝宰相,中书侍郎萧置之子。
出身兰陵萧氏齐梁房的萧氏。唐宣宗咸通五年(864年),进士及第,第一任秘书省校书郎。历任太原从事、右拾遗等职务,期间因开罪宰相韦保衡被贬为播州司马。魏保衡被杀后召回朝中,先后担任礼部员外郎、户部侍郎等重要职务。随着唐熙宗李毅逃往四川,黄巢之乱爆发。唐中宗中和元年(881年),萧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成为宰相。光启元年(885年),黄巢之乱平定,萧进拜司空,封楚国公。
光启两年(886年),台宁节让朱玫带领军队进入北京。宦官田令孜带领西宗李毅逃离宝鸡。萧没有跟随。朱玫主张另立新君,萧极力反对,拒绝起草诏书。他被解雇为王子太保,退居河中。光启三年(887年),朱玫之乱平定。宰相孔纬以萧接受朱玫任命的官职为借口,诬陷萧附反。他扮演朝廷贬低萧的官员,很快就杀了萧。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唐宣宗咸通五年(864年),被授予秘书省学校书郎、太原,晋升为右捡遗,迁至日常生活舍人。咸通十三年(872年),韦保衡拜相。虽然萧和韦保衡是同一个学科的学者,但他们总是不和谐,所以他们被降职为广播司马。
[img]111467[/img]
累职拜相
咸通14年(873年),魏保衡因犯罪致死。萧被征召回朝,担任礼部员外郎,改为考官外郎,知制高。乾福第一年(874年),萧被任命为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后迁至户部侍郎、翰林。
广明元年(880年),黄巢起义军入侵长安。唐出逃,任命萧为兵部侍郎,判判分支,让他掌握财富。中和元年(881年),唐到达西川。萧被任命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并担任官部尚书。
中和三年(883年),武宁节使时溥中毒,怀疑是判官李宁古所为,于是杀了他。李凝古的父亲李损时任右散骑常侍,时溥声称李损与李凝古同谋。当时宦官田令孜收受溥贿赂时,便命御史台审讯李损。萧楚奏道:“李宁古投毒,原本事实不清,他父子离别几年,音讯不通,怎么会是同谋呢?时溥依靠功乱法,鄙视朝廷,想杀天子近臣。朝廷如何按照他的要求立足世界!因此,李损免于一死。
唐熙宗光启元年(885年),黄巢起义平定。唐熙宗回到长安,萧被崇拜为司空,封为楚国公。他从小就雄心勃勃,有王佐的才华。崇拜后,他更加严肃端庄,因此受到皇帝的高度重视。当时田掌握了禁军,权力熏天,公卿百官无不畏服。只有萧不愿意屈服。
[img]111468[/img]
招引朱玫
后来,田令孜与河中节度使王重荣争夺盐利,以朝廷名义改任王重荣为泰宁节度使。王重荣不听调令,与河东节度使李克用合作,在沙苑打败前来征服的朝廷禁军,带领军队逼近京师。唐熙宗大惊小怪,逃到凤翔。各镇节度使上表指责田令孜挑起事故,离开了附近的附近城镇。萧素来恨田令孜,于是与裴澈联名致信泰宁节度使朱梅,让他带领军队前来。
光启二年(886年),朱梅率领5000兵马前往凤翔迎驾,并与王重荣、李克用一起修缮,共同帮助唐朝。各藩镇也纷纷上表,要求皇帝返回长安。然而,田令孜强迫西宗前往陈仓(今陕西宝鸡)。匆匆忙忙,所有官员都来不及跟随。不久,孔伟奉命返回凤翔,并召集所有官员前往陈仓。萧因田令孜还在西宗身边,说他拒绝去。
不久,朱玫对萧蔷说:“主上六年来奔波流离,中原军民与贼血战,十死七八,才收复京城。天下为皇帝回京而高兴,皇帝却把平叛大功归于田令孜,委以大权,导致朝纲法纪被践踏,导致王重荣之乱。我来勤王,不但没有被信任和理解,反而成了胁迫君主,怎么能被宦官摆布呢?李有很多后代。你为什么不另立皇帝,帮助国家?”
[img]111469[/img]
“皇帝继位十几年,没什么大错。田令孜擅揽大权,皇帝每次提到都流鼻涕。现在,皇帝无意迁移,却被田令孜劫持。田令孜身上所有的罪过,谁不知道呢?你对皇室尽心尽力,应该带领军队回到镇所,进入表章迎接皇帝。连伊尹、霍光都为废立之事感到尴尬,我不敢遵守。朱玫出去后,公开宣布:“我要把李氏王子当皇帝,敢于反对者斩!”
贬官赐死
四月,朱梅立香王李玉为帝,请萧起草登基诏书。萧推辞道:“我最近文思减退了,经常让人写。你最好请别人写。”朱梅不高兴,只好让郑昌图草。五月,李玉回到长安,将萧放弃为太子太保。萧于是上表示生病,退居河中永乐县。
12月,朱梅部将王兴宇倒下,杀死朱梅。李云逃往河里,被王重荣杀害。光启三年(887年),唐熙宗返回长安。首相孔伟因为和小伟和,以小伟接受李宇任命的官职为由,扮演朝廷贬低他的官员。不久,小伟在永乐被杀。
萧:唐末宰相,朱玫之乱平定后被诬告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