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彦若(-901年),字俞之,祖籍偃师(今河南偃师)
。刑部侍郎徐有功六世孙、宰相、官部尚书徐商之子唐朝宰相。
徐彦若出生于东海徐氏,进士及第,历任尚书郎、中书舍人、御史中丞、官部侍郎。后来以户部侍郎的职务拜相,又担任中书侍郎。景福二年(893年),徐彦若出镇凤翔,但由于李茂贞兵犯京师,又被召回朝中。乾宁元年(894年),徐彦若再次被拜为宰相。后来累进司空、太保,兼任门下侍郎,封齐国公。光化三年(900年),徐彦若以使相出镇广州,担任清海节度使、同平章事,次年病逝于广州。
人物生平
早期事迹
徐彦若,字俞之,祖籍偃师(今河南偃师)。咸通十二年(872年)进士,迁至尚书郎,知制高,拜中书舍人。文德元年(888年),唐昭宗继位,任命徐彦若为御史中丞,后改为官部侍郎。当时他“名声明显”,与权宦杨复恭关系良好,平步青云。
[img]111423[/img]
初任宰辅
大顺二年(891年),宰相张军因讨伐太原兵败被罢职。徐彦若改为户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成为宰相,后晋升为中书侍郎,兵部尚书。
景福二年(893年),唐昭宗改任凤翔节使李茂贞为山南西道节使武定节使,任命徐彦若为凤翔节使。李茂贞拒绝奉诏,联合泰宁节使王行瑜,打败护送徐彦若就职的3万禁军,迫使长安。唐昭宗不得不任命李茂贞为凤翔节使和山南西道节使,并召回徐彦若为御史医生。
再登相位
乾宁元年(894年),徐彦若再次拜相,担任中书侍郎、官部尚书、同平章事,后升任尚书左仆射,监修国史。
乾宁两年(895年),李茂贞和王兴宇再次强迫长安。唐昭宗、首相崔昭伟、徐彦若、王团逃往石门镇。12月,唐昭宗返回长安。徐彦若进入开府,仪同三司、司空,进入齐国公,加入弘文馆大学士,荣获“扶危匡国致理功臣”称号。
[img]111424[/img]
乾宁三年(896年),在李茂贞的逼迫下,唐昭宗再次离京出逃,前往华州,任命徐彦若为大明宫留守,并安抚制定使。
唐昭宗回京后,徐彦若入位太保,兼任门下侍郎。
出镇岭南
光化三年(900年),宰相崔胤专权,非常讨厌官位高于自己的徐彦若。徐彦若要求撤退,想取代薛王李志柔出镇广州。朝廷随后任命徐彦若为清海军节度使,并保留同样的职务。
天复元年12月(902年1月),徐彦若在广州病逝,并推荐行军司马刘隐留给清海军。
徐彦若:唐代宰相获得【扶危匡国致理功臣】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