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徐彦若:唐代宰相获得【扶危匡国致理功臣】勋号

徐彦若(-901年),字俞之,祖籍偃师(今河南偃师)
。刑部侍郎徐有功六世孙、宰相、官部尚书徐商之子唐朝宰相。

徐彦若出生于东海徐氏,进士及第,历任尚书郎、中书舍人、御史中丞、官部侍郎。后来以户部侍郎的职务拜相,又担任中书侍郎。景福二年(893年),徐彦若出镇凤翔,但由于李茂贞兵犯京师,又被召回朝中。乾宁元年(894年),徐彦若再次被拜为宰相。后来累进司空、太保,兼任门下侍郎,封齐国公。光化三年(900年),徐彦若以使相出镇广州,担任清海节度使、同平章事,次年病逝于广州。

人物生平

早期事迹

徐彦若,字俞之,祖籍偃师(今河南偃师)。咸通十二年(872年)进士,迁至尚书郎,知制高,拜中书舍人。文德元年(888年),唐昭宗继位,任命徐彦若为御史中丞,后改为官部侍郎。当时他“名声明显”,与权宦杨复恭关系良好,平步青云。

[img]111423[/img]

初任宰辅

大顺二年(891年),宰相张军因讨伐太原兵败被罢职。徐彦若改为户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成为宰相,后晋升为中书侍郎,兵部尚书。

景福二年(893年),唐昭宗改任凤翔节使李茂贞为山南西道节使武定节使,任命徐彦若为凤翔节使。李茂贞拒绝奉诏,联合泰宁节使王行瑜,打败护送徐彦若就职的3万禁军,迫使长安。唐昭宗不得不任命李茂贞为凤翔节使和山南西道节使,并召回徐彦若为御史医生。

再登相位

乾宁元年(894年),徐彦若再次拜相,担任中书侍郎、官部尚书、同平章事,后升任尚书左仆射,监修国史。

乾宁两年(895年),李茂贞和王兴宇再次强迫长安。唐昭宗、首相崔昭伟、徐彦若、王团逃往石门镇。12月,唐昭宗返回长安。徐彦若进入开府,仪同三司、司空,进入齐国公,加入弘文馆大学士,荣获“扶危匡国致理功臣”称号。

[img]111424[/img]

乾宁三年(896年),在李茂贞的逼迫下,唐昭宗再次离京出逃,前往华州,任命徐彦若为大明宫留守,并安抚制定使。
唐昭宗回京后,徐彦若入位太保,兼任门下侍郎。

出镇岭南

光化三年(900年),宰相崔胤专权,非常讨厌官位高于自己的徐彦若。徐彦若要求撤退,想取代薛王李志柔出镇广州。朝廷随后任命徐彦若为清海军节度使,并保留同样的职务。

天复元年12月(902年1月),徐彦若在广州病逝,并推荐行军司马刘隐留给清海军。


徐彦若:唐代宰相获得【扶危匡国致理功臣】勋号徐彦若:唐代宰相获得【扶危匡国致理功臣】勋号

,,,,,,,

  • 他是最善良的太监,救了1000人命
  • 说到封建王朝环境中独特的名词太监,很多人心目中对太监的形象大多是贪婪、暴力、残忍、懂得观察文字、善于管理的投机取巧者...

  • 泾原兵变的影响是什么?如何评价泾原兵变?
  • 泾原兵变发生在唐德宗时期,是士兵对唐朝统治者的骚动。唐代士兵的骚动次数很多。当府兵制崩溃时,筹兵制登上了政治舞台。它...

  • 于笛:唐代宰相虽有政绩,但利益横暴
  • 于頔(dí)(?-818年), 字允元,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唐朝宰相,北周太师于金七世孙。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我们来看看。 于...

  • 为什么要探索元祯和白居易之间的友谊故事,他们的关系这么好?
  • 你真的了解白居易和元祯吗?为您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贞元十九年暮春,正是“无限红着地飞,溪头烟树翠绿”的季节,长安花开柳...

  • 后人对裴耀卿的评价如何?他留下了什么作品?
  • 出生于河东裴氏南来房,考中童子举,历任秘书正字,相王(李旦)府典签,出任长安县令,迁济宣冀刺史,拜户部侍郎,迁京兆尹。...

  • 为什么王伯当跟着李密?原因是什么?
  • 他是瓦岗寨的小国王,性格不好,王伯当非跟着他。以下是详细的文章介绍。 隋唐时期有一个大家都不会忘记的小国,那就是隋唐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