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灵帝刘宏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昏君,将东汉王朝推向了灭亡的边缘。让我们来看看这篇文章。
亲贤臣,远小人,这先汉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倾也颓废。先帝在的时候,每次和臣们谈论这件事,都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这是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警告后主刘禅要亲贤臣时提到的。在刘备和诸葛亮看来,东汉的衰落主要是汉桓帝和汉灵帝“亲小人、远贤臣”造成的。们就来说说汉灵帝做的一件“大事”——卖家卖出了一个新的高度,蕴含着丰富的经济思想,绝对是营销大师。
[img]111056[/img]
公然卖官,明码标价
销售官员和头衔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的应该是战国时期的秦国。商鞅的变法可以让普通人通过粮食换取头衔。当时,头衔只有贵族才能享受。普通人购买头衔不会造成太大的损害,但会造成国富民强的局面。汉代,汉文帝和汉武帝也允许人们用金钱换取头衔。这种做法获得的所有资金都进入了国库,增强了国家实力。
汉灵帝刘宏出生在一个偏远的家庭,或者说是一个小地主。他卖官聚敛的钱是为了自己的快乐。爵位和官位一起卖,价格明确:年薪400石的官职,要花400万买;年薪200石的官职,价格200万;三公一千万,九卿五百万。若买家多,竞争激烈,则投标投标,价格高者得。曹操的父亲曹嵩曾担任过太尉。据说他花了1000万买了它(家里真的很有钱)。
在特殊情况下可以打折
除了公开出售官员外,汉灵帝还规定,官员也需要支付正常晋升的费用。当时,段炯、张文等著名大臣,虽然声誉很高,信誉也很大,晋升公清也先支付足够的钱才能上任。但汉灵帝也很人性化,对于那些成绩好、官员诚实的人,钱可以打折。根据工作能力,诚信程度,有些打五折,有些打三折。买家也可以讨价还价,可以打折,真的很独特。
冀州名士崔烈买官的故事记载在《后汉书》中,很有意思。崔烈花了500万买了一个司徒(三公之一)。做了这么大的生意,灵帝非常激动,于是在册封那天,亲临殿前,以示重视。然而,当他看到崔烈春骄傲的样子时,他突然觉得这位官员卖得太便宜了,于是他遗憾地对随从的亲信说:“我后悔了很多金,但我可以达到数千万。”。他说我们的生意赔钱了,就是让他付1000万,这个男孩也得到了。
[img]111057[/img]
如果钱不够,可以分期付款
为了激发大家购买官员的积极性,汉灵帝还推出了分期付款政策。有些人想当官或晋升。如果他们没有足够的钱怎么办?分期付款!你可以先当官晋升。买官的钱可以在当官后分期付款。当然,分期付款是有条件的,也就是说,你必须支付两倍以上的利息。让我们看看汉灵帝的想法。现在,蚂蚁花、分期付款和京东借据都是剩下的。
此外,汉灵帝还从事浮动销售。地方官职,赚钱的机会多,价格会比朝鲜官员高;@ 各县的官职也有不同的价格。例如,一些富裕的县自然非常昂贵。相反,它也相对便宜。官方职位的差异也很大。此外,每年的价格都会有相应的调整。就销售制度设计而言,汉灵帝绝对是个天才。
在中国封建社会2000多年的历史上,卖官卖爵的现象从未消除,但汉灵帝真的把卖官做到了极致。就卖官而言,真的是前所未有的人,但也说明东汉后期政治腐朽到了不可复加的地步。买官的人花了很多钱买官。当然,如果他们想办法把它拿回来,他们只能搜索人民。如果人们活不下去,他们只能站起来。如果使用太平道,黄巾起义就会爆发
历史上汉灵帝卖官卖爵是怎么回事?有哪些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