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冀(-959年),南唐文献王子,南唐元宗李靖长子,后主李煜兄弟,李煜在《即位上宋太祖表》中称之为“从冀”。
他曾任吴王,历东宫,后来被废除。他是一个可疑的人,但他有很强的军事才能。当时,元宗李静将政务移交给皇太弟齐王李景遂全权处理。李洪吉与李景遂发生了皇储纠纷。肖燕、孙生等人坚持以李洪吉为王子。李洪吉入主东宫后,毒害了他的叔叔李景遂,元宗李静以他伤害了他的叔叔而废除了他的王位。李洪吉死于周显德六年(959年)九月,并被授予文件。
人物生平
早年封王
李鸿冀是南唐元宗李静的长子。当时有传言说:“冀州有一个真人,张开嘴,向左鞠躬。”当时南唐元宗李静听说后给长子起了个名字。李鸿冀第一次被封为东平公,并迁至南昌王。
后晋天府八年(943年),元宗李景思,以弟弟李景遂为兵马大元帅,李景达为副元帅,在南唐烈祖李敏子宫前发誓,与兄弟们见面,并将长子李鸿冀留在东都扬州(今江苏扬州)。
[img]110919[/img]
大破吴越
李宏冀沉厚寡言,但军事才能非凡。当年后周军队占领广陵(江苏扬州广陵区),吴越也入侵常州,此时李鸿冀驻守润州,形势危急。考虑到李鸿冀年轻,元宗李静急忙召回李鸿冀。但金陵(今江苏南京)众将都认为,一旦教练临敌逃离,军心必然会松懈。部长赵铎说:“燕王虽然年轻,但作为元帅,他的重要身份是众位士兵所依赖的。如果敌人目前召回,下属将陷入混乱。他怎么能回去?“李鸿冀非常同意他的观点,元宗李靖知道后,立即打消了召回李鸿冀的想法,大举备战。而李鸿冀也决定与诸将同守润州,拼死一战,绝不独生。一时间,全军上下士气大振。
面对强敌,前军不断战败,李鸿冀得知都虞侯柴克宏英勇善战,于是以自己的生命担保破格提拔柴克宏为前敌主将。大家都以为临敌换将,实在是不祥,一旦战败,无视王命,后果不堪设想。然而,李鸿冀并没有被感动,柴克宏也心怀恩情,越战越勇。润州稳定后,他率兵救了常州之围,打破了吴越军,斩首万级,俘虏了十几位将领。考虑到形势危急,李鸿冀不知道对方还有什么举动,他下令在远门前杀死所有的俘虏将领。全军都很兴奋,认为李鸿冀的决定是伟大的。
[img]110920[/img]
叔侄争储
随着多次战争的胜利,弘冀在军队中的威望远远超过了他的叔叔景遂。李鸿冀的许多下属经常在李静面前抱怨自己的利益,认为没有李鸿冀很难安定下来。李景遂被迫屈服。在周显德四年(958年)之后,皇帝的弟弟景遂邀请他回到封国。在与吴越的战争中,李景达成为元帅,被击败后逃往南方。只有弘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成为了王子,参与了政治事务。
后周显德五年(958年),李景遂被授予天策将军、江南西道兵马元帅、洪州大都督、太尉、尚书令,封晋王。但在回封地的路上被毒死,经调查,确实是李鸿冀主使。此外,在之前的润州之战中,李鸿冀在没有请示的情况下做出了自己的决定。中主李静认为李鸿冀完全鄙视皇权,大胆地杀害了自己的叔叔。而此时的李煜,自称“钟隐居士”,不敢参与政事,多次表示自己仰慕佛教,绝不贪皇权。但正是李煜的态度让李靖非常欣赏。
后来,周显德六年(959年),据说洪冀看到了景遂的鬼魂,于是吓死了。李鸿冀死后,李静封第六个儿子李从嘉(李煜)为吴王,住在东宫。
[img]110921[/img]
主要成就
李鸿冀有着非凡的军事才能。后晋天福八年(943年)后周军队攻占广陵,吴越国也入侵常州,此时李鸿冀驻守润州,形势危急。李宏冀大举整兵备战。决定和诸将一起守卫润州,拼死一战,绝不独生。一时间,全军上下士气大振。面对强敌,前军不断战败,李鸿冀破格提拔柴克宏为前敌主将。柴克宏心怀恩情,越战越勇。润州稳定后,他率兵救了常州之围,打破了吴越军,斩首了1万级,俘虏了10多名将军。
历史评价
李鸿冀在敌人面前没有逃脱,可见他有勇气;战局混乱,择良将在瞬间,可见他有远见;以生命保障,与士兵同生共死,可见他有决心,精通带兵之道;斩俘于军前,大壮南唐军威,吴越为之胆寒,可见他的勇敢。 综上所述,李鸿冀是一位有勇气、有远见、有决心、有勇气的王子。
李鸿冀:南唐元宗李靖长子,为人怀疑严厉,却颇有军事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