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诸葛亮和刘备非常感兴趣的朋友们,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备重用诸葛亮的才能吗?
“三顾茅庐”的故事发生在刘备驻扎在荆州新野的时候,反思自己虽然在张飞、关羽这样的猛将战斗了很多年,但是没有出谋划策的顾问,迫切需要一个顾问来规划自己的伟大事业。刘备拜访了周围的名人。司马徽、徐舒等人向他推荐诸葛亮。刘备带着关羽和张飞去南阳拜访诸葛亮。
[img]108978[/img]
当我第一次拜访诸葛亮时,我碰巧诸葛亮不在家。几天后,诸葛亮冒着大雪第二次拜访诸葛亮。他只看到诸葛亮的弟弟诸葛军是否见过诸葛亮。我第三次拜访诸葛亮时碰巧遇到了诸葛亮。刘备和诸葛亮一见钟情,与诸葛亮长谈。
“隆中对”来自于这次谈话。隆中分析了诸葛亮当时的政治形势,并对刘备当时的痛点和未来的规划提出了一系列建设性的意见。制定了第一个夺取荆州、益州和孙权联盟对抗曹操的战略政策。这些政策也在后来的历史进程中得到了证实。
几千年来,人们把三顾茅庐的故事作为礼贤下士的典范。现在很多学者怀疑三顾茅庐的真实性,说出了自己的道理。就我个人而言,三顾茅庐的故事或多或少是不真实的。在中国古代,由于政治黑暗,许多有才华的人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报复。他们都希望有人能礼贤下士重用自己,展示自己的才华。三顾茅庐的故事迎合了这类人的心理需求,这个故事会不断被后人夸大。
隆中对的故事也有很多不足,比如“天下有变”,然后分兵两路,“命一上将荆州之军以万、洛,将军以益州之众出秦川,”这句话,如果世界没有变化怎么办。此外,东吴的鲁肃在诸葛亮隆中对孙权提出了类似的建议,只讲述了不同的对象。
人们的思想一直受到《三国演义》的影响。他们一直认为刘备重用诸葛亮是诸葛亮的杰出才华。他们甚至认为诸葛亮只是一个农业,是屌丝反击的古代版本。但我们没有注意到当时的社会氛围和诸葛亮的家庭背景。
[img]108979[/img]
诸葛亮在南阳耕种只是个人爱好。他出生在一个官宦家庭。诸葛丰先祖是御史大夫这样的高官,诸葛亮的父亲诸葛贵是汉末兖州泰山郡丞。诸葛亮的叔叔诸葛玄是刘表的下属,官居豫章太守。诸葛亮年轻时父母双亡,被叔叔诸葛玄收养。丈夫黄承彦是汉末襄阳的名士,司马徽、徐舒的好朋友。诸葛亮有这么好的背景,难怪司马徽、徐舒都向刘备推荐诸葛亮。虽然诸葛家族没有袁绍四世三公的威望,但绝对比不上普通人。
诸葛亮能被刘备重用吗? 真相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