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玄(209年~254年),字泰初 (《三国志》等作太初),沛国桥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曹魏大臣、思想家、作家、将军夏侯尚之子、将军曹爽的表弟。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我们来看看。
夏侯玄少年有名,外表出众,时人称之为“朗朗如日月入怀”。黄初六年(225年),魏文帝袭封昌陵乡侯。魏明帝时,历任散骑黄门侍郎、羽林监。少帝曹芳继位后,拜散骑常侍,中护军,保卫皇宫。后任征西将军,任内与曹爽策划罗谷之战,大失人心。政变后,高平陵被夺去兵权,改为大红路、太常卿。嘉平六年(254年),中书命令李丰和外戚张缉密谋杀将军司马师,改为夏侯玄执政。夏侯玄死时只有46岁,事泄被杀,夷灭三族。有三卷文集,现在已经丢失了。在政治上,提出了“审官择人”、“除重官”、太傅司马懿评价“改服制”等制度“万事如意”。他博学多识,才华横溢,精通玄学,成为“四聪”之一,与何晏等人开创了魏晋玄学的先例,是早期玄学的领袖。
历史评价
何晏:唯深也,所以能通天下之志,夏侯泰初也是。
荀灿:夏侯泰初一时的杰士,虚心于子,清意不可交。合则好成,不合则间隙。二贤若穆,则国之休。这林相如下也是廉颇。
傅`:泰初志大其量,能合虚声,无实才…以我观察这三个人,都是败德。
[img]108759[/img]
陈寿:玄以规格局度,世称其名,却与曹爽中外相爱;荣位如此,曾经没有听说过匡胤其非,援助良才。举兹以论,怎能免之!
裴楷:①严肃如入廊庙,不修敬而自尊。②如入宗庙琅琅但见礼乐器。
袁宏:渊哉泰初,宇量优雅。器范自然,标准无假。全身是直的,痕迹必须是伪的。处死土匪难,理存容易。万物波荡,谁让它累!六合徒广,空无一人。君亲自然,土匪以名教为主。尊重和教导是一样的,情感和礼貌是一样的。
《世说新语》:时人目夏侯太初“朗朗如日月入怀”,李安国“颓唐如玉山之将崩”。
轶事典故
名士风度
夏侯玄曾经靠在柱子上写字。当时下着大雨,雷电把他靠的柱子弄坏了,衣服烧焦了。他看起来一样,还在写字。客人和随从跌跌撞撞,站立不稳。《语林》的说法是拜陵时期。
当时有人评论说夏侯玄怀里像日月一样光彩照人,李丰精神不振的时候,就像玉山要崩塌一样。
[img]108760[/img]
夏侯玄被捕时,钟瑜担任廷尉。他的弟弟钟会以前和夏侯玄没有很好的交往。这时,他趁机对夏侯玄表示亲密。夏侯玄说:“虽然我是罪人,但我还是不敢服从。”经过刑讯拷打,我一句话也没说。当我到达法庭时,我仍然没有改变我的脸。
性情中人
夏侯玄和广陵人陈本是朋友。当陈本和夏侯玄在陈本母亲面前吃饭时,陈本的弟弟陈骞从外面回来,一直走进大厅门口。于是夏侯玄站起来说:“同样的事情可以一起做,不同的事情不能混在一起。”
不修自敬
裴楷评论夏侯玄说:“人们无意中加强了尊重,但他们会像进入朝廷一样尊重他们。”另一种说法是:“似乎当你进入寺庙时,你只看到各种各样的礼物和乐器。”
名高遭忌
据《魏氏春秋》记载,夏侯玄被捕时,司马昭泪流满面,请司马师赦免他。司马师对他说:“你忘了赵司空葬礼上的事了吗?”之前司空赵燕去世,司马师兄来埋葬。座位上有数百名客人。夏侯玄迟到了,所有的客人都来迎接他。因此,司马师讨厌夏侯玄。
(裴松之认为夏侯玄在正始五年到正始十年都在西部,而赵在正始六年去世洛阳,所以夏侯玄不可能参加葬礼,史料也没有记载夏侯玄在正始六年入朝。他认为这是捏造的。)
裴启的《语林》说,司马师犹豫要不要杀夏侯玄,于是问叔叔司马勋:“我的才华能控制夏侯玄吗?”司马勋说:“赵燕埋童年的时候,你来的时候只有一半人出来迎接。泰初(夏侯玄)到了之后,大家都站起来迎接。从这件事来看,恐怕你做不到。”于是司马师杀了夏侯玄。
蒹葭倚玉树
魏明帝的弟弟毛曾和夏侯玄并排坐在一起,当时有人评论说芦苇靠玉树。
与夏侯玄有关的轶事典故有哪些?后人对他的评价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