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军,北王魏昌辉的弟弟,太平天国主将,下面就给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早在金田起义时,魏军就和魏昌辉一起参加了太平军。
说起来,韦俊真是个天才。
太平军大多是没读过书的穷人。魏军年轻时读私立学校很多年,因为他有一个富裕的家庭。他是一个读书断字的人。
而且,韦俊勇敢善战,有领兵打仗的能力。
(韦俊的剧照)
魏军参加了许多战役,无论是金田起义还是建立太平天国后的太平军西征。
因为他在战场上英勇无比,取得了无数的战功,洪秀全在天京事变前非常重视他,并将他命名为右军主将。
魏军非常感谢洪秀全的恩情,也忠于太平天国。
1856年,武昌城被清军围攻。
魏军当时负责驻守武昌城。
面对数十万清军的围攻,魏军一方面严格防守,另一方面不断等待进攻的机会,多次击败清军的进攻,甚至杀死了清军将军罗泽南。
看到魏军的力量,当时负责指挥的清军将领曾国藩再也不敢轻举妄动,只能团团围住武昌城,打算把魏军和太平军困在城里。
城市粮草不足,多次与清军作战,伤亡惨重。魏军守卫武昌城并不容易。只有坚持太平军前来增援,然后内外进攻,才能打败围而不进攻的清军。
经过半年多的僵持,魏军不仅没能等到太平军的增援,而且由于粮道被扼杀,粮草供应也十分匮乏,难以再次支撑。
曾国藩发现消息后,几次命人将劝降书射入城中。但都被魏军严辞拒绝了。
然而,韦俊很快就面临着人生中最艰难的时刻。
(天京事变)
这种困难来自“天京事变”。
原来,自从天京建都以来,天王洪秀全就成了甩手掌柜,把军政大权全部交给了东王杨秀清。
作为杨秀清的助手,魏昌辉负责日常事务和安全工作。
由于魏昌辉也是一场老革命,再加上他以前带领军队作战,他在军队中很有威望,所以专权的杨秀清把他当作威胁,不断排斥他,公开羞辱他好几次。
对于杨秀清的刁难和霸气,圆滑的魏昌辉并没有正面对抗他,而是处处表现出极大的尊重,表现出极大的恐惧。
比如杨秀清的轿子还远远没到,魏昌辉就向前走,扶着轿子迎接他。再比如,每次杨秀清和他谈论事情,他都会跪下来崇拜,感谢杨秀清的教导。
杨秀清对韦昌辉的态度非常满意,对他的敌意也逐渐消散。
然而,韦昌辉一直自视很高,不愿意屈居于杨秀清之下,他一直在暗中等待夺权的机会。
[img]107472[/img]
更不用说,机会终于来了。
魏昌辉领兵出征时,洪秀全给他发了一封秘诏,要他进京勤王,杀杨秀清。
洪秀全要这样做,是杨秀清借“天父”之口,逼他封自己为“万岁”。
杨秀清已经是太平天国的九千岁了,但由于掌权,朝中多是他安插的心腹,他早已不满做九千岁,他要做“万岁”。
封建王朝“万岁”就是皇帝。
虽然洪秀全“两耳不闻窗外事”,但他绝不能容忍任何人威胁他的权力。于是洪秀全给魏昌辉发了一条秘密诏书,让他除掉杨秀清。
既然是秘诏,当然不能大张旗鼓冲进天京。@ 魏昌辉一大早就秘密潜入天都,直奔还在睡觉的东王府。魏昌辉没有等待府中人民的防备,就把府中上下全部杀死,自然包括杨秀清。
随后,魏昌辉没有等待洪秀全的命令,而是清理了杨秀清的党羽。在这次杀戮中,有2万多人死在魏昌辉和他的部门手中。
魏昌辉的行为引起了太平天国军民的极大不满。洪秀全借此机会杀死了魏昌辉。
韦昌辉死后,韦俊的处境十分尴尬。
首先,他无缘无故地成为韦昌辉杀人家属的共同敌人。
第二,洪秀全不仅坐视不管韦俊守城粮草空虚,还怀疑韦俊,怕他对自己不利。
[img]107473[/img]
韦俊太难了。
他知道胜利会导致杀人的灾难;失败会被兴师问罪,同样有生命之忧。
那么远逃江湖呢?
离开太平军后,魏军知道清军不会放过自己,到时候死得更像鸿毛。
前也不行,退也不行,那就快乐地自杀吧。
但魏军知道,即使他自杀了,太平天国也不会认出他是烈士,而清军仍然认为他是贼寇。@ 即使他自杀了,也得不到任何一方的认可。
既然自杀解决不了问题,那就只能投降清军了。
1858年,在李鸿章的劝说下,魏军投降了清军。
魏军投降后,他不仅受到清军的优待,还被封为参将。
韦俊可以得到优惠待遇。一方面,他是太平天国投降的第一位重要将领。另一方面,清廷也希望更多的太平军将领投降,对韦俊特别慷慨,以示他们的恩惠。
魏军在太平天国被镇压后,曾有过衣锦归乡的念头。
韦俊回到家乡,一是省亲,二是为哥哥韦昌辉建祠堂。
[img]107474[/img]
然而,村民们对韦俊当初的降清极为唾弃,不仅骂他为“反骨韦十二(韦俊在家排十二)”,还拒绝了他出钱为村里修桥的行为。
韦俊最终只能老死客乡,因为被村里强烈排斥。
生不能归故里,死也不能落桑梓。
即便如此,村民们还是不打算原谅韦俊。
韦俊去世的第10年,他的邻居终于修建了拒绝韦俊修建的桥梁。
建成后,邻居们在石碑上写道:“金田韦某降清归里,颇用金钱施舟梁悦人,买运尺余柳杉,易梁,里人拒弗受。”
韦俊是谁?他的一生是什么样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