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浑早年避乱淮南,后转投豫章太守华欣。又被曹操辟为属,历任下蔡县长、邵陵县令,任内颇有政绩,深得民心。任左冯毅时,打败了扰乱县的梁兴,又打败了山贼。历任上党太守、京兆尹、丞相等职。曹丕称帝后,拜侍御史,加徐都尉。任阳平、沛县太守、任内兴修水利,使农田常年丰收,被人们称为“郑陂”。后来转到山阳和魏郡太守。魏明帝曹睿听到郑浑的事迹后,下诏将其政绩告诉全世界。官至将是大匠。卒年不详。
郑浑是一个廉洁朴素的官员,以至于他的妻子和孩子经常挨饿和冻僵。
[img]106611[/img]
主要成就
郑浑任阳平、沛县太守时,这两个县的地势低洼潮湿,总是遭遇水灾,导致人们贫穷饥饿。于是郑浑在萧、相两县的边界,修建了陂塘土堰,开辟了稻田,县里的人都觉得方便。郑浑说:“地势低洼,灌溉非常方便,最终会得到鱼米的长期利益。这是富民的基础。“亲自带领官员建设水利设施,一个冬天就建成了。今后,土地年年增产,租税收入也比平时翻了一番。由于这些设施的利益,人们刻碑赞扬郑浑的成就,称他建设的水利工程为“郑陂”。
郑坡使用多年,北魏地理学家李道元的《水经注》中有关郑坡的记载:“郑浑曾是沛县太守,于萧、相二县、兴陂堰,民赖其利,刻石颂之,称郑陂。”
[img]106612[/img]
人物评价
司马懿:贤叔大匠被称为阳平、魏郡,人民蒙惠化。
陈寿的《三国志》:郑浑、仓慈,t理有方。守护着所有魏代的名字!
《晋右军将军郑烈碑》:显考将是大匠,实有茂德,载国策。
洪迈:冯易被困在盗贼身上,付之郑浑,民安寇灭。
何焯:①用这个法则,没有兵,有兵!文公固善权变。②众所周知,安农息盗,都是在移民法中,勤耕种,明禁令是目的。
郑浑在职期间取得了哪些成就?后人如何评价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