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冯太后,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你知道吗?接下来我给你解释一下。
南北朝是历史上的分裂时期。这一时期,国土分裂,到处都是君王。
(一)冯氏12岁为贵人,24岁为太后
冯氏出生在北燕皇室,但在她出生之前,北燕就灭国了,而冯氏也因家庭原因,被送到北魏皇宫为奴为丫鬟。
冯氏是宫中的宫女,美丽,深受王子拓跋军的喜爱。13岁的拓跋军登基,便将12岁的冯氏封为贵人。
这是冯氏的第一根金手指,年纪轻轻就容颜倾国。
[img]106577[/img]
历史上,拓跋军和冯的关系很好。即使在政治上,拓跋军也没有回避冯。这也是拓跋军的教导。冯对中国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和喜爱。
三年后,拓跋军将冯氏封为皇后,并将一个孩子传给冯氏,并将冯氏封为皇太子。
那是冯成为皇后的第二个月。拓跋军以儿子拓跋弘为王子,效仿汉武帝刘彻杀母立子,并将拓跋弘的生母李夫人送死。
冯把两岁的拓跋弘当成亲子,这样拓跋军更喜欢冯。但好日子不久,25岁的拓跋军英年早逝,24岁的冯成了寡妇。在与拓跋军相遇的十二年里,拓跋军永远离开了冯。
冯氏每天都以泪洗面,甚至在烧皇帝衣服的时候,在火光冲天的时候,冯氏跳进大火,以身殉夫。
但及时抢救,冯氏成功活了下来。
但冯氏不再是以前的冯氏,经历了生死,跨越了大火,冯氏成了冯太后。
拓跋军死后的第二天,拓跋弘王子继位为皇帝,历史上被称为献文帝,冯氏是太后。
此时孤儿寡母,面对雄心勃勃的将军乙浑。乙浑准备篡位谋反,但冯太后派兵镇压杀乙浑。
展示自己才华的冯太后,宣布自己临朝称制,从此冯太后掌握了朝政大权。
不到两年,献文帝生下了长子拓跋宏,冯太后看着长孙,决定退居幕后,不再临朝称制,让献文帝亲政。
文帝今年14岁,冯太后今年只掌权18个月。
(2)如果冯太后想养男宠,皇帝不同意,那就换个皇帝
冯太后全心全意地享受着孙子孙女,感到孤枕难眠,开始养男宠。
[img]106578[/img]
然而,文献皇帝越来越看不起冯太后的所作所为,在朝鲜贬低了冯太后的许多男宠,提升了她的人脉。起初,在李毅出现之前,冯太后并没有阻止文献皇帝。
李奕出生在一个官宦家庭,风流俊美,深受冯太后的喜爱。然而,这也让文献皇帝不喜欢。这时,李奕兄弟被罪,文献皇帝将李奕和他的兄弟一起进入死狱,并将他们送死。
冯太后失去了男宠,决定重新参政。并强迫献文帝禅位,献文帝不得不退位。
当时献文帝想把皇位禅让给叔叔,但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只好把皇位禅让给了五岁的儿子拓跋宏,也就是历史上的孝文帝。
孝文皇帝成为历史上最年轻的太上皇帝,年满18岁。虽然他成了太上皇帝,但他必须做皇帝的工作。不时带兵东征西讨。虽然他成了太上皇帝,但献文皇帝在民间的声誉越来越高。
冯太后怕献文帝对自己不利,先下手为强,献文帝来请安时,强行软禁献文帝,随后献文帝死亡。
冯太后说不是自杀的献文帝,但献文帝还是死了,莫名其妙。
重新掌权的冯太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处死陷害李奕的人,从而获得了整顿官治的良好形象。一举两得。
此时冯太后为了独揽大权,以叛逆谋反罪,杀害了数百人。
(3)作为一名政治家,她无愧于整个国家和子民
独揽大权的冯太后,开始了自己的政治抱负,支持培养亲信,这些人中,很多都是冯太后的裙下之臣。
冯太后的男宠不仅没有误国祸民,还为冯太后的安邦定国,稳定朝廷。更有甚者,冯太后死后,依然辅助孝文帝,绝无二心。
冯太后再次掌握朝堂后,把孙子孝文帝带到身边教书,孝文帝也继承了冯太后的高超手段。
[img]106579[/img]
冯太后虽然在后宫事件中受到后人的批评,但在生活中,严格节约,杜绝了皇宫的奢侈浪费。
在拓跋军死后的25年里,49岁的冯太后也去世了。并在临终前亲自安排自己身后的事情,杜绝浪费,一定要节俭。
孝文帝感激祖母的恩德,把太后的陵墓拓宽了60步,说是太后的规格,其实这已经是皇帝的葬礼规格了。
冯太后死后被埋在方山永固陵。她没有和拓跋军一起埋葬。相反,她为自己选择了一个遗址。孝文帝为自己选择了陵墓地址,但离冯太后陵墓一公里,冯太后死后仍然陪伴着一生没有孩子和孩子的人。
冯太后被称为千古第一后,是因为她有着高超的智慧和手腕,对北魏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
作为一个女人,她被爱了一辈子,浪漫了一辈子。作为一名政治家,她不愧为整个国家和人民,甚至为子孙后代做出贡献,让这个女人在历史上出名!
南北朝冯太后是什么样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