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准备:康熙晚年爆发九子夺权,乾隆晚年却完全相反。没有人争夺王位。有兴趣的朋友来看看!
很多人都知道九子夺权。尤其是喜欢清宫剧的朋友,一定知道。毕竟反映这件事的影视作品很多。这是康熙晚年争夺王位的重要事件。与康熙相比,乾隆晚年没有这样的烦恼,几乎没有争夺王位。让我们看看他们之间差距如此之大的原因。
[img]106521[/img]
首先是王子的数量,这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若王子数量较多,争夺必然激烈,若王子数量较少,争夺相对较少。康熙皇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所谓晚年,最多也就是40岁以后,当时他的王子最大只有20多岁。康熙皇帝有35个儿子,25个儿子活到成年,20个王子在康熙去世时仍在建造。康熙晚年,王子的数量还是很多的。
再看看乾隆。乾隆24岁继位,在位60年后禅让给儿子。这样,乾隆84岁,儿子最大的估计是60多岁。说实话,能否超越乾隆是个大问题。乾隆一生有17个儿子,只有10个儿子活到成年,只有4个儿子还活着。说白了,数量太少了。
第二个问题是王子的质量。清朝的王子教育非常严格。可以说,几乎每个王子都是一个草包。然而,虽然没有草包,但仍然有很大的差异。康熙晚期的20个儿子都很有才华,尤其是那些参与九个儿子夺取王位的王子。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是文学和武术。直率地说,如果康熙提前去世,这些王子就有能力成为皇帝。
[img]106522[/img]
另一方面,乾隆时期的王子在个人能力上无法与康熙的儿子相比。乾隆晚年唯一的四个儿子中,大多数都不满意。后来,我不得不选择青岩。乾隆甚至诅咒青岩早逝,这表明他对接班人并不满意。但这是不可能的。毕竟,我们应该选择一个。
最后是制度问题。清朝成立之初,规定不允许立王子,但康熙打破了规定,开始立王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赢得合法权利。乾隆时期没有必要担心这个问题。雍正继位后,建立了秘密储存制度,将王位继承人放在正大光明牌匾后面。我们不需要为此而战。这个系统是为了避免王子争夺王位。
[img]106523[/img]
虽然乾隆后期没有夺权,但乾隆也有麻烦。他的儿子太穷了,不知道该选谁。这和康熙差不多,但康熙是他的儿子。他太优秀了,不知道该选谁。
康熙晚年和乾隆晚年差不多 为什么乾隆晚年没有人夺取自己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