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初,杨家将是当时著名的将军家族。他们世代忠于家庭,保卫国家,受到后人的赞扬。武将家族几代人忠于一个朝代的故事很常见。杨家将也不例外,但当北宋被金人摧毁时,杨家将并没有站起来拯救国家。
@ 那时威风凌凌的杨家是被毁了还是没落了?
[img]106268[/img]
关于杨家将的影视剧都夸大了事实,杨家将其实只荣耀了三代就没落了。无权无势,救国,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杨家的第一代忠良杨业是五代北汉时期的人。杨业追随北汉时期的祖先刘崇,多次为他做出贡献。他被称为建雄军的节度使者。由于他出色的战功,他被称为杨无敌。后来,宋太宗赵光义摧毁了北汉,杨业便携家回到了北宋。
赵光义非常重视杨无敌,任他为郑州刺史,右领军将军。雁门关战役期间,杨业率领军队打破辽军。契丹人谈到了杨业的色彩变化,看到杨家将的旗帜和士气已经褪去。
然而,北宋的问题从一开始就被埋葬了。
北宋初期,宋太祖赵匡胤以唐朝为鉴。为了避免唐朝中后期的藩镇分离,他强迫武将交出兵权,甚至连以前和自己结婚的武将兄弟都没有放过。中央集权极其严重,解除职务,收回兵权,集中军政大权。
[img]106269[/img]
宋朝被虎视眈眈的少数民族政权包围着,他们都想在宋朝分一块肉。因此,过度的中央集权显示了其弊端,这也是宋代与契丹、党项、女真战失败的原因之一。
1125年,金灭辽,聚焦火力对付宋朝。金军兵分两条路南下,宋军无力反击,还搭上了宋徽宗和宋钦宗两位皇帝。
宋朝被迫议和,割地赔偿。金军仍然没有放弃,俘虏了宋朝的皇室、大臣和宫廷成千上万的人到金营当奴隶,抢劫了东京的财产,北宋被摧毁。
杨业被封为宋太宗,杨家将威名赫赫,此时他们在哪里?这将抚平杨家的兴衰历史。
宋太宗爱杨业,没有伤害杨家,但杨业死得很委屈。1996年,杨业随军北征辽国。当时,潘美是南汉忠武节的主将。杨业是他的副将军。
游牧出身的契丹人从小就在马背上长大,擅长骑射。宋人和契丹人战斗非常艰难。杨业尽了最大努力在北伐中收复了四个州,但东路军被辽军打得喘不过气来。杨业认为,在这种状态下,他不应该继续进攻,而应该暂时避开辽军的边缘,拯救人民。
[img]106270[/img]
宋太宗认为这是合理的,并命令潘美和杨业护送人民转移。有进有退是常事,但此时监军王淑表示不同意。
王淑很任性。看到杨业要撤退,他用狠话激怒了杨业,说杨业不配得到杨无敌的称号,怕契丹徒有虚名;或者故意不战,对大宋有谋反之心。
在王淑的威胁下,杨业只能为了表白而战。他自己领兵,让潘美和王淑殿后。结果,当杨业的军队被包围在陈家谷时,他们没有看到他们的援军。
杨业死后,他的儿子杨延玉被俘。尽管如此,杨业军队没有投降,全部战斗到最后。杨延玉被俘后,他死于绝食。第一代杨家将倒下。
杨业有七个儿子,他死后只有杨延昭最有成就。
杨延昭是最像杨业的儿子,也是契丹人眼中的克星。宋真宗非常重视杨延昭。即使朝代有人嫉妒杨家,宋真宗也会直言不讳地尽力保护杨家。
[img]106271[/img]
1003年,辽军攻望都,李继宣犹豫不决,杨延昭被起用。战后,宋真宗调他到宁边守卫。杨延昭一直在边疆保护宋朝的安全,直到57岁去世。
杨文广,杨延昭的儿子,杨家将的第三代。宋英宗继位后,杨文广历任成州团练使和兴州防御使。
当时,契丹不仅没有放弃北宋,而且还打了西夏。杨文光退出西夏后,驻扎在河北,继续防守契丹人。在北宋打了多年仗后,他已经很累了,动摇了辽西夏。他与辽签订了联盟合同,停止了战争,并与西夏进行了讨论。出乎意料的是,西夏杀死了一支马枪,杨文光再次击败了西夏,以换取北宋边境几十年的稳定。
辽国看到西夏对北宋开始,威胁宋朝割让土地。杨文光站出来制定战略。不幸的是,他担心国家和人民,朝廷并不担心。结果,杨文光在朝廷批准之前死于疾病。
[img]106272[/img]
杨文光于1074年去世。杨文光之后,杨家再也没有取得过成就的将军了。虽然他们仍然参军,但他们的官职并不大,也无法掀起波澜。赵匡胤建宋后,重文抑武,忽视了军队的训练和训练。
北宋1125年被金朝灭亡,杨家早就没人能出来救国了。
杨家将在北宋灭亡时做些什么? 为什么他们没有出来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