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的讨伐战是东汉末年组织地方军对抗董卓的战役。让我们把历史的迷雾带走,回到剑影的时代。
许多文学作品似乎对数字有特殊的偏好。例如,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七剑下天山,十八路诸侯讨董卓,九九八十一难,凉山一百单八将。今天,让我们来谈谈《三国演义》中描述的十八路诸侯讨董卓。事实上,历史上只有十路兵马开始攻击董卓。罗贯中实际上是虚构的八路诸侯,那么哪些诸侯是虚构的呢?
[img]106246[/img]
《三国演义》第五回写道,曹操逃离洛阳,到达陈刘后,立即向世界各地发布了法令,呼吁各种英雄讨伐篡夺朝廷权力、胡作非为的董卓。很快,十八路诸侯分别起兵,聚集在洛阳附近,“各自安营下寨,连接200多里。真是气势磅礴,威风凛凛。十八路诸侯分别是: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周、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陈留太守张淼、东郡太守乔茂、山阳太守袁遗、济北信包信、北海太守孔融、广陵太守张超、北平太守公孙赞、上党太守张洋、长沙太守孙坚、渤海太守袁绍、骁骑校尉曹操、西凉太守马腾、徐州刺史陶谦。
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记载,初平第一年(190年)第一个月,有十位州县长同时出兵: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福、豫州刺史孔周、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淼、东县太守桥茂、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信鲍。真正讨好董卓的应该是十路诸侯,罗贯中凭空加了八路诸侯,分别是:北海太守孔融、广陵太守张超、北平太守公孙赞、上党太守张洋、长沙太守孙坚、骁骑校尉曹操、西凉太守马腾、徐州刺史陶谦。
能一路称得上诸侯的,必须满足三个条件:有官职、有地盘、有兵马,比如当太守、刺史守卫一地,然后手下有相当数量的军队,才能算是一路诸侯。让我们逐一分析一下:孔融是当时的名人,孔子的后代。孔融在初平第一年的官职是北海阶段。今天,北海国家靠近山东昌乐。当时,北海是黄巾军最猖獗的时候。孔融打算攻打董卓,估计他不能去洛阳;张超是张淼的弟弟。他也可能参加过与董卓的战斗,但他不是一路的王子;此时,公孙赞作为一名将军率领军队驻扎在右北平县,与乌桓、鲜卑等外族打交道,属于国防军,不可能率军攻打董卓;189年,张杨被派往并州招兵。190年,张杨手下有成千上万的军队,不是一路诸侯。
[img]106247[/img]
孙坚确实参加了与董卓的战争,孙坚是为数不多的与董卓凉州兵接触的人之一。孙坚没有一路当诸侯单列,是当时孙坚是袁术的先锋,或者是袁术的下属。曹操的情况也差不多。曹操当时没有地盘,军队数量也不多。以校尉的称号,不是一路诸侯;早在汉灵帝末年,马腾就在凉州与边章、韩遂起事,反抗朝廷。直到初平三年(192年),他才接受招募和任命西将军,根本不可能参与董事会的讨论;虽然陶谦在历史上是徐州的刺史,但当“董卓之乱,州郡起兵,天子长安”时,陶谦“遣使间行致贡”,因此得到奖励,肯定不会参与讨董卓。
刘备是否参加了董卓的讨论,没有具体的记录。即使刘备参加了,估计他也会跟随别人的军队,没有名声和信用。很有意思。轰轰烈烈的十八路诸侯讨董卓并没有那么夸张
,在真实的历史上,只有十个诸侯。后来,曹操、孙健、刘备三大势力,在东方战争爆发时,实际上不是真正的诸侯,真的创造了人!
历史上真的是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吗?真相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