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他出身孝廉,拒绝将军何进攻,依附于荆州牧刘表。曹操夺取荆州后,被任命为总理。曹操成为魏王后,被任命为魏国侍中和郎中令,并建议免除毛杰的罪行。魏文帝曹丕即位后,他被授予光禄勋,并将其封为亭侯。魏明帝时,他被授予太常卿和西城乡侯。为官清贫节俭,贩卖田屋,谋生。死后的头衔很简单。
人物生平
汝南县西平县人和谐、字阳士。被举为孝廉,幕府将军征其为官,均不就任。袁绍占领冀州,派使臣迎接汝南郡的士大夫。只有和谐认为,“冀州土地平坦,人民强大,被英雄俊杰利用,是四面八方都可以出战的地区。袁本初依靠自己的有利条件,虽然能够强大,但英雄豪杰却蜂拥而起,他未必能保全。荆州的刘表没有远大的志向,爱惜人才,愿意与士人交朋友,地势险要,山里人软弱,容易靠椅赖”。于是他和亲戚老都向南投靠刘表,刘表礼貌地接待了他们。和谐说:“之不投靠袁本初,就是为了避开群雄争夺的地区。昏昏欲睡的主人,不能轻易接近,时间长了肯定会受到伤害,其间一定会有进入诽谤的人离间挑拨。于是又南到了武陵县。
[img]105141[/img]
曹操夺取荆州,征辟和谐为宰相。当时毛杰、崔燕都以忠诚廉洁为重用,他们选拔官员以节俭为主要条件。和谐说:“国家大政在于权位和人才,官员不能只选一个方面。过于注重节俭和简单,作为自己的生活原则是可以的,但如果只以这方面作为衡量人和事的标准,就会失去很多人才。现在朝廷议论官员穿新衣服,坐好车,觉得不廉洁;官员在官府里,脸不修饰,衣服破旧,叫廉洁。导致士大夫故意弄脏衣服,收集车马服装;朝廷各政府的一些长官拿着锅和米饭去办公室。设立教令,观察习俗,适度适宜,才能推广。现在大家都推崇难以做到的做法来检查官员,勉强能做到,肯定会有很多弊端。在古代,大政教化的实施必须使其通达人情。任何偏激过分的做法,都容易让人隐瞒真情。”
魏国成立后,和谐被任命为侍中。后来,毛杰诽谤曹操。曹操见到近臣时非常生气。和洽陈述说,毛一直信守节操,请求调查的确如此。退朝后,曹操下令说:“现在言事官员告诉毛杰不仅诽谤我,还为崔燕的事打抱不公。这些都损害了君臣之间的恩情,傲慢地为被处死的朋友叹息,真的是国法所不能容忍的。此前,萧何、曹参、汉高祖一起从微练中起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每次高祖陷入困境,两人都很恭顺,更充分地表现出做臣之道,所以享受的福气可以延伸到后代。和侍中请求调查的确,我不同意,是为了表明对臣下报告的重视。和谐回应说:“如果真的像告发者说的,毛杰确实犯了很多罪,这是天地无法承载的。臣下不敢歪曲天理,偏袒毛杰,以破坏天理人伦。只是认为毛杰出生在一般官员身上,特别晋升,处于重要地位,多年来一直受到青睐,忠诚公正,害怕许多官员,不应该有不良行为。然而,人们很难保持不变,应该从两个方面进行明确和适当的调查和审查,以验证真实性。现在圣上恩德地,含忍污垢施仁义,不会忍心涉及君臣伦理,而是使是非直辨不清,对近臣产生怀疑。曹操说:“正有军事行动,怎么能接受别人告发后再复查?狐射始在朝廷刺伤阳处父,这是君主应该警告的。”
[img]105142[/img]
曹操讨平了张璐,和谐建议借此机会调回军队,迁移人民,这样可以降低防守成本,曹操没有采纳。但从那以后,人民被迁移,汉中被放弃。和谐被任命为郎中令。魏文帝被允许为皇帝,崇拜和谐为光禄勋,并将他命名为安城亭侯。魏明帝即位后,被命名为西陵乡侯,食邑200户。
太和年间,散骑常侍高堂隆上奏:“到了季节,没有风,却有废弃的气象,一定是官员们不勤于自己的职责,而使天气异常。皇帝谦虚地反思了自己的错误,并广泛地咨询了不同的意见。和谐认为“人不多,耕地少,白吃饭的人多。国家以人民为基础,人民依靠粮食维持生命j说暂时废弃耕作,失去了延续生命的基础。因此,先代君王必须节省复杂的费用,以专注于农业耕作。自春夏以来,人们一直受到动荡的困扰,农业被废弃,人们抱怨,季节性风不来。这可能不是消除异常天气的方法。没有什么比节俭更重要的了。太祖皇帝建立了宏伟的业绩,并使用了大量的费用来提供军事行动和士兵的奖励。然而,官兵们吃得很多,仓库里有足够的谷物和丝绸,原因是没有装饰无用的宫殿,禁止浮华的费用。今天的关键是减少劳务复杂的摇摆,减少其他多余的事务,为军队提供储备。防守三方边境,要早做准备。要观察和分析敌人的虚实,招募训练士兵,在朝廷规划战胜敌人的策略,明确攻击计划,然后详细征求意见,避免遗漏。如果计划不能尽快明确,鄙视敌人的力量,军队多次采取行动,派遣后没有效果,就是人们所说的“动武而敌人不振动”,这是古人警告的。”
[img]105143[/img]
后来,他转任太常,过着贫穷的生活,信守节操,甚至背叛了田园生活。魏明帝知道后,他给了他粮食和丝绸。死后,他给了他一个简侯的头衔。他的儿子和离继承了他的头衔。他的另一个儿子和谐、聪明、豁达。他的官员是延尉和官员。
和谐:三国时期,曹魏大臣为官清贫节俭,信守节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