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毗(~235年),字佐治,颍川县阳寨县人。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大臣。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让我们看看感兴趣的朋友。
出身陇西辛氏,早年投靠冀州牧袁绍,拒绝司空曹操征召。官渡战后,跟随青州刺史袁谭。曹操攻占叶城后,历任议郎、相府长史、魏国侍中,支持曹丕成为世子。曹丕即位后,授侍中、广平亭侯。魏明帝即位,辛毗晋封颍乡侯,担任卫尉卿。诸葛亮屯兵渭南,辛毗担任持节使者,控制将军(司马懿)。三年来,曹魏青龙病逝于卫尉任上,死后为肃,配享魏文帝庙。
[img]104810[/img]
人物评价
毕轨:“尚书仆射王思精勤老吏,忠良策略不如辛毗。辛毗宜代思。”
刘放、孙资:“辛毗实亮宜,但性刚而专。”
陈寿:“辛毗、杨阜,刚亮公直,正在劝诫土匪,亚乎汲黯之高风。”
何尚之:“清道而动,皇帝成则,古今深诫,安不忘危险。若值得吸暗,辛毗,必将犯颜切诫,但臣等平庸,每存顺耳。”
唐德宗李适:“闻到辛毗,牵着魏后,有禽息,忠于碎首,勉思献替,以平可否。不要说无害,自微而彰;不要说什么害,积小成大。”
王夫之:“在子桓之世,贾诩、辛毗、刘烨、孙资都坐照千里之外,而且持之也定。”
[img]104811[/img]
轶事典故
辛毗很直率。例如,当魏文帝在位时,他多次建议他:有一次,文帝计划将10万名冀州士家迁往河南,但当时,大臣们以蝗灾多年、饥荒严重为由反对,但文帝坚持。辛毗于是求见,劝文帝,文帝改变主意只迁徙5万。又一次,从文帝打猎射雉鸡,说:“射雉乐哉!辛毗说:“陛下很乐,群下很苦。文帝沉默了,以后也减少了打猎。还有一次文帝故意攻击东吴,辛毗劝说不可,认为时间不合适,但文帝不听,最后还是没有成功。
辛毗也非常重视气节,不愿向奸夫卑躬屈膝。比如魏明帝的时候,中书监刘放和中书让孙资受到明帝的青睐,独自看朝政。他的儿子辛敞劝他像朝鲜其他官员一样和他们住在一起。但辛毗认为他们不能为自己做任何事,大不了还是不能当三公,不需要他们就放弃气节。冗从仆射毕轨一次推荐辛毗担任尚书仆射,刘放和孙资却告诉明帝他“性刚而专”,让明帝不任他,反而让他担任卫尉。
后世对辛毗的评价如何?与他有关的轶事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