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质(?~250年)、文德、寿春(今安徽省寿县)人、三国时期曹魏大臣、官员到荆州刺史、征东将军。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让我们看看感兴趣的朋友。
年轻的时候,他们以江淮和朱成而闻名,在州县工作。后来,蒋济任别驾车,向曹操推荐胡质,曹操任胡质为顿丘令。后来,他担任了总理东曹的历史。扬州治中,总理等职。黄初,他迁任吏部郎,先后出兵常山、东莞太守,后迁任荆州刺史、加振威将军、爵关内侯。
前两年(241年),在樊城击退吴将朱然,迁任征东将军,假期都督青、徐诸军事。任内鼓励农耕,使粮仓储存多年,并设立东征台,一方面用于耕作,另一方面用于军事驻军。再次开通河流,方便船舶航行,严防东吴攻击。而沿海则是一片稳定。嘉平二年(250年)去世,家里没有钱。追封阳陵亭侯,死贞侯。儿子胡威继承。
[img]104684[/img]
人物生平
无不称服
寿春(今安征寿县)人胡质、字文德。胡质年轻时与蒋济、朱绩同名。长江、淮河地区影响很大,在州县任职。后来蒋济任别驾,出使见曹操。曹操问:“胡敏年纪大了,该有子孙了吗?蒋济说:“有个儿子叫胡质,处理大问题不如父亲,但处理小事却比父亲更细心。于是曹操召任胡质为顿丘(今河北馆陶县)令。县里有个叫郭正的人和表妹通奸,杀了表妹的丈夫程他。君吏冯谅被关在监狱作证人。郭正和表妹忍受拷打赖罪,冯谅不能忍受拷打,只好诬陷自己。这样,无罪人就会成为有罪人,被判刑。胡质到官,仔细观察情色,追究根底,终于水落石出,人们都说服了。
重归于好
后来,胡质为丞相东曹命令史,州里请他任治中。
有一次,将军张辽和他的护军武周发生了冲突。张辽来到扬州刺史温恢,希望请胡质作为他的护军。以生病为借口,胡质拒绝了任命。张辽、胡质出屋后,张辽对胡质说:“我很重视你啊,你为什么要这么辜负我?胡质说:“古人相交(管仲,鲍叔牙之交):取多知其不贪(管仲拿走了很多商业分红,鲍叔牙还是相信他不是贪心的人);奔北知其不怯(管仲在参军打仗时经常逃跑,鲍叔牙仍然相信他不是胆小的人);听到谣言而不相信(听到诽谤管仲的谣言,鲍叔牙不会相信谣言)。这样的友谊才能长久啊!像往常一样,武周是雅士,你对他赞不绝口,现在却有些小事就产生了矛盾。更何况我的胡质能浅薄,怎样才能永远得到你的信任?这就是我不想工作的原因。张辽感谢胡质所说,与武周重归于好。
曹操召任胡质为丞相。
[img]104685[/img]
破案赐众
黄初时,转任吏部郎、常山太守,后迁任东莞太守。
学者卢显被杀。胡质说:“这个人似乎没有敌人,只有一个年轻的妻子。他死了吗?”于是他一个接一个地召见了住在卢显附近的年轻人。当被问及学者李若时,他发现自己看起来不对劲,所以胡质调查到底。李若不得不自首并受到惩罚。
胡质经常得到奖励,分给大家,从不收藏家。在县任职九年后,官民安居乐业,士兵们恭敬从命。
增援樊城
后来,胡质迁任荆州刺史,加振威将军封号,赐爵关内侯。
前两年(241年),东吴将军朱然围攻樊城,胡质率轻兵增援樊城。很多人认为吴军兵多,不宜率兵。胡质说:“樊城地势低,兵力少,应该进军给外援,不然樊城就危险了。”于是胡质率兵到围城的吴冰外围,稳定了城市人民的心。不久,太傅司马懿率兵解围。后来搬到东征将军,在假期监督青州和徐州的军事工作。
[img]104686[/img]
胡质鼓励农业,使粮仓储存多年,并设立东征台。一方面,它被用作农业,另一方面,它被用作军事驻军。它还与诸郡通道,方便船舶航行,严格防止东吴攻击。沿海地区是稳定的。
去世增赐
胡质性情深沉,好深思,不以自己的标准来衡量别人,所以得到别人的爱。
嘉平两年(250年)去世。家里没有财产,只有皇帝给的衣服和厨师。军师向朝廷报告了这些情况,并将他封为阳陵亭侯,食城百户。贞侯。他的儿子胡伟继承了他的头衔。
嘉平六年(254年),朝廷下令追忆和赞扬徐淼、胡质、田豫清节俭的行为,给三人家2000斛谷和30万元,并告诉世界。
胡质:三国时期曹魏官员,他一生经历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