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孙资在高平陵之后的结局是什么?为什么司马懿没有清算他?

景初二(238年),魏明帝曹睿病重,向心腹孙资和刘放询问托孤大臣的候选人,于是他们强烈推荐曹爽为辅政大臣。在最初的十年(249年),司马懿杀死了曹爽,夺取了权力,抓住了他的党羽。那司马懿为什么不杀孙资和刘放呢?

一、兄弟情深

[img]104024[/img]

孙资年轻时失去了父亲和母亲,所以他由哥哥和嫂子抚养长大。他聪明好学,才华横溢,因此得到了名人王允的称赞。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迎汉献帝,担任司空,掌控朝廷权力。然后曹操大力招聘人才,招募孙资为自己效力。然而,就像孙资的哥哥被别人伤害一样,他杀了他的敌人为他的兄弟报仇,然后带着他的家人逃到河东避难,所以他没有被曹操招募。

不久,太原郡征召孙资出官,但他拒绝了。贾邈劝他的朋友孙资说:“你有非凡的天赋,这是一个为国家服务,经济世界和人民的好时机。如果你拒绝出官,你不会辜负你的技能吗?”孙资出官,担任曹操下属的官员。尚书令荀邈见了孙资,称赞他是人才,并推荐他为尚书郎。不久,孙资在家出事,辞职回家。

二、为曹魏效力

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进爵魏公,任命孙资为秘书郎,让他和秘书郎刘放一起帮助自己。所以孙资和刘放成了好朋友,关系很亲密。黄初元年(220年),魏文帝曹丕篡汉建魏,任命孙资为中书令、关中侯,让他与中书监、关内侯刘放一起掌管机密。黄初七年(226年),魏明帝曹睿即位,孙资和刘放不仅一起加官进爵,还一起成为曹睿的心腹。

不久,彭绮在江南起兵,声称要为大魏消灭孙吴。曹魏百官建议曹睿趁机南征夺取江南。于是曹睿问孙资,他回答说:“过去江东多次有义士举兵,声讨孙权,但人少势孤,很快就被孙权淘汰了。文皇帝多次举兵南伐,想平定江东。但大魏多次南下,却始终无法赢得江陵。由此可见,孙权在江东统治稳定,难以消灭。因此,彭绮不会对孙权构成威胁。后来,正如孙资所预测的,彭绮被孙权淘汰了。

太和两年(228年),诸葛亮计划北伐曹魏,于是曹睿召集群臣讨论对策。大多数官员主张出兵南郑,攻打诸葛亮。于是曹睿问孙资该怎么办。他回答说:“蜀山高路险,吴地长江天险,易守难攻,需要花费大量财力物力。最好保持危险,休息,等待机会。蜀吴穷的时候,一举消灭。”曹睿听了。

三、足智多谋

太和二年(年),乌丸校尉田豫率领归属曹的西部鲜卑比能、智郁28等。结果田豫刚回马邑不久,就被柯比能大军围攻。曹睿听了很担心,就问孙资对策。孙资回答说:“上谷太守阎志在鲜卑人中很有威望,一直能和柯比交好,只要派他去劝柯比能,那鲜卑人肯定会退役。曹睿听了。然后柯比可在阎志的劝说下不战而退。

[img]104025[/img]

孙权和诸葛亮联合起来,多次出兵攻击魏。所以曹邈经常找孙资商量对策,让他对蜀吴的战争负责。因此,孙资劝曹邈说:“陛下应该多和官员讨论军国大事,这样既能展现皇帝的贤明,又能说好话。”从那以后,曹邈和大臣们讨论了这件事,孙资试图推动许多好的建议得以实施,而不是吹嘘这是他自己的功劳。

郑东将军和凉州刺史徐淼的权重很高,引起了很多人的嫉妒和诽谤。于是孙资在曹睿面前保证了他们的忠诚,使他们安全无事。司空田豫(和吴丸校长田豫非同一个人)、梁相宗艳嫉妒孙资的才华,所以她诽谤他,但孙资并不在意。后来,田豫感到羞愧,要求孙资成为孩子的姻亲。孙资同意后来对田家很好。

太和七年(233年),孙权派人从海上到辽东,招抚公孙渊归属。曹睿很生气,想借此机会攻打吴,但遭到了很多官员的反对,只有孙资支持出兵。然后曹睿派兵攻打吴胜,把孙资封为左乡侯。景初二年(238年),司马懿杀了公孙渊,孙资的建议被封为中都侯,刘芳也因策划之功被封为中都侯。

四、逃过一劫

将军专事,多变易旧章。他叹了口气说:“我累了,被宠坏了。我以豫闻为托。现在我不能匡胤时事,我可以坐受素食之禄邪。”于是他被称为疾病。(孙资传)

景初二年(238年),曹琏病重,想托孤燕王曹宇,但曹宇极力拒绝。于是曹睿召见孙资和刘放,询问曹爽是否能承担托孤的责任。他们强烈同意,并建议曹爽和司马懿共同协助政治。然后曹芳即位,曹爽掌权排挤司马懿。孙资和刘放对曹爽的专权不满,所以他们不能称病。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十年(249年),杀曹爽夺权,重新启用孙资和刘放。嘉平三年(251年),孙资病逝。

总的来说,孙资足智多谋,为曹魏做出了很多贡献。虽然孙资在魏明帝面前强烈推荐曹爽的辅助政治,但他也推荐司马懿,这对司马懿很有好处。从那以后,曹爽的专权,孙资没有生病,也没有成为曹爽的党羽。因此,他在高平陵之后逃脱了司马懿的屠杀,并被重复使用。


孙资在高平陵之后的结局是什么?为什么司马懿没有清算他?孙资在高平陵之后的结局是什么?为什么司马懿没有清算他?

,,,,,,,

  • 凌统简介 三国时期,东吴顶梁柱偏将军凌统生活
  • 凌统(189-237,一说217),吴郡余杭(今浙江余杭)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凌操之子,名气少,为人有国士之风,在多次战役中表...

  • 揭秘:曹操为什么不选曹植作为魏国的继承人?
  • 曹操下密令询问一些重臣的意见,以便册立太子。崔燕于是公开回答:“盖闻春秋之义,立子以长,加五官将仁孝聪明,宜承正统。颜...

  • 多情吕布一生中最大的错误:误以枭雄为兄弟
  • 吕布不是那种只能留在妻子石榴裙下的奶油小生。吕布一生纵横,多年来分居州县。他是徐州牧的官员,省部级高级官员,军区总司...

  • 王军灭了三国东吴?这位顽固的主兵不血刃地统一了江南
  • 红农湖县(今河南灵宝西南)人王军,出生于世代二千石官家,属世袭权贵子弟。王军的生活充满了戏剧性的变化。早年的王军虽然机...

  • 诸葛亮最大失败:诸葛亮怎样错过最好的消灭曹操机会
  • 三国期间,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曹魏,名将魏延提出了著名的子午谷奇谋:打算由魏延亲自率领万余精兵从子午谷快速赶到达长安,一...

  • 刘禅是阿斗?事实上,三国中唯一一个输掉世界的人是独一无二的
  • 乐不思蜀讲述了三国时期刘备儿子刘禅的故事。直到今天,“这里乐,不思蜀”这句话一直被后人视为窝囊废的代言人。 以下是《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