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三十一年,皇太孙朱允炆为建文帝继承了大明皇帝的地位。之后,在齐泰和黄子澄的建议下,采取了一系列削藩措施。首先,周王朱瑶被废除,然后将齐、湘、代三位亲王贬为普通人。就这样,一场决定明朝命运的战争诞生了,那就是燕王朱迪发起了一场名为“清君侧”的靖难之战。所以们就来探讨一下靖难之战,为什么全力抵抗朱棣的徐慧祖得到了好的结局?
徐惠祖也是谁?明初,中山王徐达长子、将领、徐达长子。根据《明史·徐辉祖传》的记载,“辉祖,初名恭恭,长八尺五寸,才华横溢。”与常遇春的儿子常茂不同,他不是一个花花公子。相反,他先是以勋卫署左军为首,然后袭击了父亲徐达魏国公的头衔,经常去山西、北平等地练兵。
[img]103818[/img]
在这里,我不得不提到徐辉祖的父亲徐达。在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的过程中,徐达是一位历史书籍无法回避的军事指挥官。首先,他打败了陈友谅,然后摧毁了张士诚,进入了元大都,推翻了元朝的统治。他被后人公认为明朝第一个开国英雄。朱元璋曾不止一次在大家面前称赞徐达:“破贼平蛮,功贯古今第一;只有当你出去的时候,你才能在文学和武术上独树一帜。”
在父亲徐达的影响下,徐慧祖充满了忠君爱国的思想。因此,当朱迪发动靖难之战时,徐慧祖作为一名军事将领,不仅救出了在白沟河战役中惨败的李景龙,还在齐眉山击败了燕军。即使燕军渡江攻打南京,徐慧祖仍带兵抵抗。然而,一切显然都是徒劳的。朱迪进入了南京。
[img]103819[/img]
面对朱棣的询问,徐慧祖一言不发,从未想过要拥戴朱棣称帝,甚至写下“中山王开国功臣子孙免死”。那为什么徐慧祖没有被杀,反而得到了好的结局呢?不仅有父亲徐达的原因,最重要的是徐达的长女徐氏是朱迪的原配公主。后来,仁孝文皇后,也就是说,朱迪成为皇帝后,徐辉祖将成为一个严肃的皇室亲戚。即使心里再也容不下徐辉祖了,朱棣也要看着徐氏的脸,放他一马。
尽管工资和爵位被夺,但徐慧祖还是活到了永乐五年,最终因病去世。后人评价:“徐辉祖一个人在怀疑的地方,时事极难。一心一意的王室,不仅建文一直委任,在朝诸臣也真心相信。即见文皇,绝口不开一句话。只到法司,逼供招,书中山王功劳,子孙免死数字。彼此绝无乞怜之意,推戴之词,虽死而不复顾,何有于世禄之隆崇!我以为辉祖是可敬的。”
靖难之战中,为何全力抵抗朱棣的徐辉祖却得到了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