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王姬昌是周朝历史上的明君,这是今天给大家讲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姜太公用直钩钓鱼的故事记录在后世的许多经典中。可以说,姜太公用直钩钓鱼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非常成功的自我宣传包装案例。这样,姜太公成功成为周文王的嘉宾,进入周文王的核心领导层。
那么,为什么姜太公用直钩钓鱼能引起周文王的极大关注和高度重视呢?为什么周文王认为用直钩钓鱼的姜太公是个天才?
要理解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楚当时“钓鱼”的深刻含义。
现在我们说“钓鱼”,这是一种休闲娱乐方式。特别是一些自我修养的人喜欢通过“钓鱼”来消磨时间。但在古代是不同的。在古代,“钓鱼”是一种重要的生产方法。它是一种生产方法,就像狩猎、收集、种植等一样。可以说,“钓鱼”对普通人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然而,在奴隶主和诸侯中,“钓鱼”不仅是一种生产方式,而且具有特殊的意义。在奴隶主和诸侯看来,“钓鱼”实际上意味着“钓鱼”,争夺世界。@ 姜太公在渭水边用“钓鱼”时,实际上是在告诉周文王,他有帮助周文王“争天下”的策略。
这也是周文王邀请姜太公的重要原因。他知道姜太公有争夺世界的策略,他只是在争夺世界的问题上束手无策。
然而,即使周文王看到姜太公有争夺世界的策略,他怎么能判断这种策略对他有用呢?我认为这是姜太公使用的“直钩”。
有一句歇后语叫“姜太公钓鱼——愿意上钩”。这句歇后语想表达的是,姜太公不追求。如果周文王愿意来找他,他就会来找他。如果周文王不来找他,他不在乎。
[img]101424[/img]
事实上,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如果按照这种说法来理解,周文王就会成为姜太公钓到的“鱼”,那怎么可能呢?
据说姜太公用直钩钓鱼不是让周文王“愿者上钩”,而是他帮助周文王打败世界的另一个正确策略。
众所周知,周文王当时雄心勃勃,想进入中原,取代商朝。但这个目标对他来说是非常困难的。一方面,他的力量是有限的。要打败强大的帝辛并不容易。帝辛刚刚和东夷打了一场大战,东夷当时非常强大,帝辛立刻摧毁了东夷。另一方面,周朝属于商朝的附属国。附属国在伦理和道德上不能进攻宗主国。
那姜太公告诉周文王的策略是什么呢?
姜太公告诉周文王,要打败强大的商朝,很难用武力直接消灭。最好的办法就是找到商朝皇帝辛自己的漏洞,让他自杀。
帝辛的漏洞是什么?他乱政。
首先,他是军国主义者,不顾人民的生死,多次发动战争开拓领土。这给人民造成了深远的灾难。第二,他迫害了大臣们,听不到正直贤惠的大臣们的正确意见。第三,他迫害了宗族成员,包括比吉子和微子。他强烈迫害和独裁统治。第四,他伤害了人民,不把人民当作人。第五,他搞酒池肉林,浪费生命,贪图享乐。等等。
如今,一些学者认为,帝辛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多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周文王、周武王故意贬低他的结果。
假如真的是周文王、周武王故意贬低帝辛,那就是姜太公一开始就告诉周文王这个策略。
姜太公告诉周文王,我们不需要与商朝作战。我们只需要通过宣传让商朝陷入混乱,毁灭自己。当商朝在全世界人民面前成为一个残酷无情的王朝,成为一个必须灭亡的王朝,上帝希望他灭亡时,周朝可以直接去采摘胜利的果实。
[img]101425[/img]
事实上,周文王确实采用了这种方式,这不仅使商周王失去了名声,而且使周围的许多诸侯国加入了他对帝辛的攻击。最后,帝辛的军队在战场上倒下,周朝真的赢了。
这就是姜太公和周文王说的道理。
那为什么说姜太公的“直钩”里有这样的道理呢?
众所周知,钩子是“有所求”,直钩是“无所求”。换句话说,姜太公想告诉周文王,我们不需要要求任何东西。上帝想摧毁商朝。我们只是“顺应天意”。
从这个意义上说,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不是周文王上了姜太公的钩子。商纣王皇帝辛辛上了周文王的钩子。
姜子牙出山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