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权年轻时是郡吏,后来被益州牧刘璋召为主簿。曾劝刘璋不要迎接刘备,因此被外放为广汉县长。刘璋败了,才降刘备,被崇拜为偏将军。建议取汉中,拜护军。刘备为汉中王,仍领益州牧,以黄权为治中。刘备称帝,将伐吴,黄权劝诫而不纳。以此为镇北将军,督江北军防魏师进攻。刘备伐吴败还,而归途隔绝,黄权不得归,无奈之下率部降魏。被魏文帝(曹丕)赏识,拜镇南将军,封阳侯,加侍,使同车陪伴。进驻河南后领益州刺史。景初三年(239年),迁车骑将军,仪同三司。第一年(240年),黄权去世,死后的头衔“景”。
[img]101042[/img]
人物生平
谏迎刘备
黄权年轻时是巴西郡官,后来以益州牧刘章为主要书籍。
建安十六年(211年),益州别开张松建议刘章迎接左将军刘备入蜀,协助与汉中分裂的张鲁进行讨伐。黄泉建议说:“左将军(指刘备)有勇敢的名声,现在请他来蜀,想用下属的礼物对待他,不能满足他的愿望;想用客人的礼物对待他,一个国家不能容忍两个国王。如果客人(刘备)像泰山一样稳定,主人(刘璋)就会有累卵的危险。现在,为了时局的稳定,我们可以尽可能地保持边境。“刘章不听,派谋士法去迎接刘备,把黄权外放给广汉县长。
建安17年(212年),刘备和刘章反目成仇,举兵攻打益州,派诸将攻打益州县。大部分县县都希望风顺,只有黄权闭城坚守。刘章投降后,他回到刘备身边,刘备封黄权为部分将军。
建计汉中
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南征张鲁,张鲁败逃巴中。黄权对刘备说:“如果你失去了汉中,三巴之地就会受到威胁,从而割断了蜀的大腿和胳膊。于是刘备以黄权为护军,带领诸将进入巴中。但张鲁已经回到南郑投降曹操。随后,刘备打破了巴郡的首领杜甫,巴郡七姓夷王朴胡,发动了汉中之战,攻杀了曹操帐下的名将夏侯元,占领了汉中。人们只知道攻击汉中主要依靠法律战略,但他们不知道黄权首先为刘备想出了这些战略。
[img]101043[/img]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自称汉中王,领益州牧,任命黄权为治中。
张武元年(221年),刘备称帝,准备征服吴王孙权。黄权劝他:“吴人凶猛善战,我军水路出兵顺流而下,易进难退。他请你为他的大臣请我测试敌人的虚实。陛下应该坐在后面。”刘备没有听从黄权的建议,而是让他为镇北将军,督促江北军队防御魏国出兵。刘备本人在江南前线。
道绝归魏
张武两年(222年),吴国大部分督察鲁迅顺长江流势突破蜀军包围,蜀汉江南一线部队大败,刘备撤退。由于吴军完全阻断了返回蜀国的道路,黄权军队无法返回蜀国,所以他不得不带领下属向魏国投降。根据法律法规,有关部门报告逮捕黄权的家人。刘备说:“我为黄权感到难过,黄权也没有为我难过。”所以他仍然像以前一样对待他的家人。
魏文帝曹丕问黄权:“你想模仿陈平和韩信放弃叛逆来回顺吗?黄权回答说:“我受到了刘主(刘备)的特殊宠爱,不能降吴,也不能归蜀汉,于是前来投降。而且败军之将,被免死已经很幸运了,哪里还能效仿古人?曹丕很欣赏他,任命他为镇南将军,封阳侯,加侍。从蜀国投降的人中,有人说刘备已经杀死了黄权的家人。黄权知道自己的话不真实,于是对曹丕说:“我和刘备、诸葛亮推心置腹,表现出我的本志。问题还没有解决,请等待答案。“没有马上发葬,后来得到了确切的消息,真的和他判断的一样。
[img]101044[/img]
快士局量
黄初四(223年),刘备去世,魏国的大臣们互相庆祝,但黄权没有微笑。曹丕注意到黄权有器量,想故意吓唬他,于是派人给他打电话。黄权还在路上,前来催促的使者一个接一个地在路上交错奔驰。黄权的下属官员和侍从吓得魂飞魄散,而黄权却自由行事。
后来,黄权带领益州刺史迁往河南。司马懿非常重视他,问黄权:“蜀中有多少像你这样的人?”黄权笑着回答说:“我没想到你会这么重视它。”司马懿在给诸葛亮的信中说:“黄公衡是一个快乐的人。他经常从坐姿上站起来,称赞你。这种谈话从来没有离开过。”
景初三年(239年),黄权升为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开府之名始于黄权。
安逝异国
第一年(240年),黄权去世,他的头衔是“景”,其中黄勇被封为头衔。黄权留在蜀中的儿子黄崇,官至书郎,蜀汉灭亡时与诸葛瞻战死于绵竹。
黄权:为什么三国时期蜀汉曹魏将领降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