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影响
自西晋泰五年(269年)以来,以都督荆州诸军事总镇襄阳(今湖北襄樊)致力于灭吴。任内施计使吴撤石城(今湖北钟祥)守军,晋得以守卒减半,分垦田。几年来,使军无百日粮变成了十年的积谷。泰始八年(272年)六月,与晋武帝司马炎密谋攻吴。九月,吴西陵督步解释城降晋,被吴将陆围攻。杨虎率兵5万欲攻江陵(今湖北荆沙),以解救降晋西陵(今宜昌东南)监督解释,失败。咸宁二年(276年)十月,上疏请求伐吴,遭到太尉贾充等反对。到咸宁四年(278年)六月,杨虎带病入朝,面对陈伐吴之计。后来劝司马炎从快发兵,并命令中书让张华成其志。临终时,建议文武才略丰富的度支尚书杜接任其职。司马炎死后依计行事,最终成功灭吴。
[img]100808[/img]
轶事典故
不舞之鹤
从前,杨虎家里养了一只鹤。他非常喜欢这只鹤。鹤吃饱喝足后跳舞。他向客人表扬了鹤的灵性。客人们去观看。鹤有陌生人在场,他们不跳舞,这让客人非常失望。他们说这是一只不会跳舞的鹤。 后人用“羊公鹤”或“不舞之鹤”来比喻名不副实的人。
前世今生
杨虎五岁时,她曾要求母亲取金环给自己玩。母亲说:“我家里没有这样的东西。”杨虎带着母亲去邻居李东墙下的一个桑树洞,找到了一个金环。李知道后惊讶地说:“这是我死去的儿子多年前丢失的,据说它被偷了。”母亲又讲述了寻找金环的过程,李非常难过。当时,人们觉得很奇怪,认为杨虎是李的儿子的转世。
折臂三公
杨虎小时候,有一个人擅长看墓的风水,说杨虎的祖坟有皇帝的气象。如果他把坟墓凿开,他就会切断他的孩子。杨虎真的把坟墓凿开了。墓葬看到坟墓后说:“仍然会有三个公众摔断了手臂。”后来,杨虎摔断了手臂,直到三个公众,没有孩子。
[img]100809[/img]
郭奕三叹
杨虎回洛阳时,路过野王县,当时太原人郭奕(字太业,一作泰业)任野王县令。杨虎到县界,派人邀请郭奕来会,郭奕答应前来。两人见面后,郭奕赞叹道:“羊叔子不一定不如郭太业!然后去羊虎住所,不久就回去了,又赞叹道:“羊叔子远远超过普通人啊!杨虎离开后,郭奕送了他一整天,走了几百里,最后擅自离开县境,被免职。他又叹了口气:“羊叔子不一定比颜子差!”
名与山传
杨虎喜欢游山水,风景秀丽,一定要去襄阳城南的岘山游乐,喝酒赋诗,一整天不倦。有一次,杨虎叹了口气,对从事中郎邹湛等工作的人说:“自从有了宇宙,就有了这座山。自古以来,贤达高士就像我和你一样,不知道有多少人爬上这座山看娱乐,但他们都淹没了未知。我觉得很难过。如果我死后知道,我的灵魂还会爬这座山。邹湛说:“你德冠四海,道接前哲,美好的成就和名声一定会像岘山一样永存。至于我等的人,就像你说的,会淹没无名!”
[img]100810[/img]
丧礼之辩
司马昭死后,杨虎对名人傅玄说:“为父母服丧三年的制度,虽然贵人也要穿孝服,这是天子至于平民的丧葬,但被汉文帝废除了。这是毁礼伤义,我经常为此叹息。今天的主上(指司马炎)天生孝顺,有曾参、闵子骞的孝行,虽然不让他穿孝服,但他还是守葬礼。既然守丧礼,除孝服有什么意义?若借此机会革除汉魏薄丧制度,恢复古制,使民风淳朴,垂名百代,不是很好吗?傅玄说:“鉴于当今世界人心浅薄,汉文帝不能为国君行三年之丧,因此废除这一制度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一旦恢复古制,就很难实施。杨虎说:“不能让全世界的人都为天子服丧,姑且让主上服丧,不是很好吗?傅玄说:“主上不废除三年丧制,天下人废除,这是只有父子之礼,没有君臣之礼,三纲之道不完整。“杨虎不再坚持自己的意见。
避讳改称
荆州人为了避开杨虎的名字,把房子的“户”改成了“门” ,另外,户曹也改为辞曹。
有哪些与杨虎有关的轶事典故?杨虎最大的成就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