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王之乱是中国西晋时期皇室争夺中央政权造成的内乱。这是今天为你准备的一篇文章。有兴趣的朋友来看看!
永兴二年(305年),东海王司马越在徐州起兵讨伐专权司马青。在永兴三年(306年),司马越击败司马青,征服长安,迎侄孙晋惠帝回洛阳,结束了八王之乱。虽然司马越是八王中最后的赢家,但他笑了@ 但西晋很快就灭亡了。为什么司马越结束了八王之乱,却未能拯救西晋?
一、出身名门
司马越是高密王司马泰的儿子,晋武帝的表弟,从小受过良好的教育,谦逊有礼,当时受到广泛好评。于是晋武帝召司马越入朝,让他在东宫讲课,教王子司马忠。
永熙元年(290年),晋武帝因病去世,子晋惠帝即位,由太傅杨军(晋武帝岳父)统治。司马越随皇后贾南风、楚王司马玮杀死杨军,因功获得散骑常侍、辅国将军、尚书右仆射、游击将军称号。从那以后,司马越的官运一步步繁荣起来,被授予东海王称号,晋升为中书令、司空、中书监。
二、同室操戈
太安两年(303年),成都王司马颖和河间王司马懿对长沙王司马懿的控制不满,于是联合讨伐司马懿。司马越看到司马懿不是对手,就联合左卫将军朱默发动政变,杀了司马懿。司马颖威望很大,能够控制政治。他效仿曹操驻守叶城,遥控洛阳朝廷。司马越知道自己无法与司马颖竞争,就称病退让。
在永安元年(304年),司马颖傲慢无礼,司马越与左卫将军陈联合,中郎云苞等人拥戴晋惠帝讨伐司马颖。结果晋军惨败,晋惠帝被司马颖抓到叶城,司马越逃回封地。司马颖怀念与司马越叔侄的感情,赦免了他。不久,安北将军王军、宁北将军司马腾声讨司马颖并将其击败。司马懿部将张方带到长安,司马颖和晋惠帝在逃跑的路上被司马懿抓获。从此,司马懿控制了西晋朝廷。司马懿向司马越提出协助朝政的建议,但他拒绝了。
[img]99428[/img]
东海中尉刘洽建议司马越以迎金惠帝回洛阳为由,起兵讨伐司马青。司马越在徐州起兵讨逆。许多大臣对司马青劫持皇帝到长安感到不满,纷纷前往司马越。司马青害怕这一点,于是命令司马越以金惠帝的名义休兵,但被拒绝了。
司马越率兵西进萧县,被豫州刺史刘乔拦住。在双方的战争中,司马越惨败。范阳王司马晓支持司马越,于是派兵打败了刘乔。司马青感到害怕,于是把所有的罪行都推给了张芳,杀了他,并向司马越求和。但很快司马青后悔并继续抵抗司马越。司马越率军西进,打败司马青,征服长安,迎接晋惠帝回洛阳。此后,西晋朝廷控制在司马越手中。
三、独揽大权
司马越很快毒杀了晋惠帝,立皇太弟司马炽为帝,即晋怀帝。官部郎周穆等人认为司马懿废皇太子司马秦(晋惠帝侄子),立皇太弟司马炽的行为违法,劝司马越废晋怀帝,立司马秦为帝。司马越拒绝了,杀死了周穆和其他人。晋怀帝不愿当傀儡皇帝,便关心朝廷事务,发布诏令。司马越对此非常不满,但也不敢再杀晋怀帝,于是主动离开洛阳,前往镇守许昌。
为了安抚司马越,晋怀帝将他封为丞相、兖州牧、督兖、豫、司、冀、幽、六州。虽然司马越拒绝了丞相的位置,但他接受了兖州牧,然后去了兖州。司马越担心司马秦恨自己,就派人杀了他。前赵君主刘渊派王弥伐晋攻打许昌。于是司马越派左司马王斌带兵5000,守护京都洛阳。
司马越怀疑朝中大臣对永嘉三年(309年)不利,于是带兵进入洛阳。司马越处死了晋惠帝的叔叔王延,然后更换了皇宫侍卫,牢牢地控制了晋怀帝。司马越还强召著名大臣担任自己的工作人员,调动世界精兵由自己领导。散骑侍郎高韬对此不满,司马越将其杀害。百官对司马越的行为越来越不满,使司马越失去了人心。各地叛乱不断,州郡也离心离德朝廷。
四、恐惧而死
[img]99429[/img]
前赵将领石勒多次伐晋,对西晋构成巨大威胁。司马越于是向晋怀帝提议,自己带兵出征,讨伐叛逆。晋怀帝认为石勒肆虐河北,严重威胁京都,司马越留在洛阳。司马越认为留守洛阳会失去消灭前赵的好机会,于是坚持带兵出征。司马越号召各地勤王抵抗前赵,但无人回应。青州刺史苟曦与司马越不和,上书朝廷要求讨伐司马越。晋怀帝同意命苟曦讨伐司马越。司马越在恐惧中死于永嘉五年(311年)。
总的来说,司马越善于投机,先跟着贾南风杀杨骏,再趁司马懿不备杀杨骏,再鼓励朝廷讨伐司马颖。尽管晋军在荡阴之战中惨败,但司马越逃回封地,逃过了司马颖的追杀。最后,司马越看到世界对司马懿的专权不满,于是起兵讨伐,控制晋惠帝,成为八王之乱的最后胜利者。但司马越无能为力,独断专行,无法阻止刘渊、石勒势力的崛起,导致西晋灭亡。
司马越是谁?他在八王之乱中的表现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