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元年(304年),成都王司马颖部以少胜多,击败晋军,俘获晋惠帝北归叶城。从那以后,司马颖牢牢控制了西晋朝廷,但不到一年,司马颖就战败逃往洛阳,被表哥司马懿抓获。那么司马颖为什么要迅速失败呢?
一、出身高贵
司马颖是晋武帝的幼子,深受武帝的喜爱。十岁时,他在太康十年(289年)被授予成都王称号。永熙元年(290年),晋武帝因病去世,子晋惠帝即位。晋惠帝封弟弟司马颖为越骑校尉、散骑常务、骑将军,让他帮助王子司马昱。
贾南风皇后的侄子贾静与司马玉下棋发生了争执。他们不让对方走。司马英强烈谴责贾静,并告诉他不要对王子粗鲁。贾后怀疑司马英,于是任命他为平北将军,将他调离首都,赶到叶城守卫。
二、起兵讨逆
[img]99391[/img]
永康二年(301年),赵王司马伦迫使侄孙晋惠帝让位,成为皇帝。为了吸引侄孙司马英,司马伦封他为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齐王司马懿对司马伦篡位不满,于是起兵声讨。于是司马英起兵支持表哥司马懿,反对司马伦。
司马英任命监督赵翔和石超为先锋,进入洛阳,随后跟进。司马英一路招兵买马,迅速扩大到20多万人。赵翔在黄桥被司马伦部士兵伊击败,使司马英的军事精神不稳定。司马英随后退守了朝鲜歌曲,派王燕和赵翔继续攻击司马伦军队。石毅赢得胜利后,他骄傲地轻视敌人,被赵翔击败。司马英于是直奔洛阳。
司马伦篡位本来就不受欢迎,于是左将军王舆发动兵变,囚禁司马伦,迎金惠帝复位。司马颖带领军队进入洛阳,杀死司马伦,并派赵翔等人支持司马懿,帮助他清理司马伦的残余势力。然后司马懿进入北京,以他第一个倡导义兵讨逆、信誉最大为由独占政府。司马颖知道自己无法与司马懿竞争,于是主动拒绝奖励,回到叶城。
三、兄弟之间的竞争
为了安抚司马颖,司马懿封他为将军、都督中外军事、节假日和书法记录。司马颖写道,朝廷救济遭遇战争的杨寨人愿意从河北调粮给杨寨。司马颖还埋葬了死去的士兵和养老家人,甚至司马伦部的人也埋葬了他们,因此受到了人们的赞扬。
司马懿辅政后傲慢奢侈,傲慢无礼,很快就失去了人心,司马颖的声誉大大提高。于是朝廷征召司马颖到朝鲜与司马懿竞争,但司马颖犹豫了一下,从未去过那里。不久,长沙王司马懿杀死了司马懿,控制了政府。司马懿知道他的弟弟司马颖很有名,所以他问他一切,这样司马颖就可以遥控朝廷了。
太安二年(303年),司马颖想独揽朝政,于是联合河间王司马懿上书朝廷,称司马懿重用羊玄之(晋惠帝羊皇后之父)、皇甫商人和其他奸臣不得不攻击司马懿。司马懿派平原内部历史陆机进入洛阳,但陆机没有军事天赋,因此屡战屡败。司马颖杀死了陆机,进入了洛阳。东海王司马越在洛阳发动兵变,杀死了司马懿。
四、成为储君
虽然司马颖除了司马懿,但她没有留在洛阳,而是回到了大本营的叶城。司马懿写信给晋惠皇帝,说司马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应该成为一名储君。晋惠皇帝被迫废除侄子司马秦的王位。司马英是皇帝的兄弟,并让他成为总理。司马英雄心勃勃,没有人,甚至晋惠皇帝也没有注意到,导致他失去了心。
[img]99392[/img]
永安元年(304年),司空司马越、左卫将军司马云、殿中郎苞等人不满意。西晋各地纷纷响应,使晋军多达10多万。司马颖对此感到害怕,想弃邺城出逃,但被下属熊劝阻。于是司马颖派奋武将军石超抵抗晋军,双方在荡阴大战中,晋军惨败。于是石超将晋惠帝带到叶城,使司马颖控制了西晋朝廷。
五、逃跑被杀
安北将军王军、宁北将军司马腾对司马英的专权不满,于是杀死了幽州刺史和表演,进入叶城。司马英随后派幽州刺史王斌等人抵抗王军。结果,王斌惨败。司马英不得不带着晋惠帝逃离叶城,前往洛阳。司马英随后派人将晋惠帝和司马英带到长安,然后废除司马英的皇太弟地位,将其赶回封地叶城。
光熙元年(306年),东海王司马越开始攻击司马越并获胜,以控制西晋朝廷。司马越派人逮捕司马颖。司马颖不得不一路逃跑。结果,他被守卫邺城的范阳王司马评监禁。司马评的长史刘舆知道司马颖在当地很有威望,担心他会成为一场灾难,所以他被处决。
一般来说,司马颖年轻轻浮,除掉司马懿后才二十四岁。年轻的司马颖认为自己能力出众,所以目中无人,傲慢违法,导致人心丧失,甚至引起西晋朝廷的讨伐。虽然司马颖在荡阴之战中击败了晋惠帝,但他控制了朝廷。然而,幽州等地的王军并不承认司马颖,于是他起兵声讨,迅速推翻了司马颖。
司马颖的出身是什么?他最后的结局是什么?